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7日电 纳木措科考钻探达到510.2米,创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主导建设全省矿山大模型整体成果位列全国前三;创新运用“天空地一体化三查体系”“组网式多参数立体联合探测”“地质灾害应急大模型”等新技术、新方法大幅度提升全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在创新中奋楫扬帆,一项项“从无到有、从断到连,从繁到简,从散到集”的新技术、新模式在这片热土上应运而生。
2023年5月23日,集团与中国稀土集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推动四川将稀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化为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一年来,“牵手”实现了科研成果落地,又催生出一系列新成果。以大陆槽稀土矿为“支点”,通过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实现“一矿变三矿”,稀土回收率由最初的不到20%提高至65%,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稀土短流程、清洁、高效分选和萤石、锶钡资源综合利用新型药剂和成套关键技术构建起绿色、高效的稀土及伴生资源加工体系。
在集团的一号工程攀枝花红格南项目中,创新运用就矿找矿理论和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精细预测采矿权深部找矿有利部位,新增资源量规模达到大型;运用单管双动钻探技术,实现在复杂地层条件下固体岩心钻单日进尺最高达140米,岩心采取率98%以上。聚焦开发建设全链条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人工智能矿山大模型,目前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探矿语料库、探矿知识图谱,并首创智慧矿山多模态技术。

除此之外,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集团研发的国内领先AEM-B3型航空电磁装备及成套技术被广泛运用;“基于地下水渗流引发滑坡的预警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技术在大幅降低滑坡灾害发生概率的同时为滑坡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高应力条件下隧道智能化施工及岩爆风险预警技术”提供了解决岩爆灾害被动防控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新方法。不断提升“人防+技防”总体水平。2023年以来在雅江、宣汉和马尔康等地共实现14次精准预警并成功避险。“康定8.3山洪泥石流”应急抢险救援中,在全省首次采用“组网式多参数立体探测技术”开展山洪泥石流灾害冲积掩埋物定位,有效确保了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和应急救援通道施工安全。
据悉,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已先后荣获省部级(行业)奖励114项,拥有知识产权100余项;创设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后创新实践基地及10个人才创新工作室。仅2024年该集团就投入经费上亿元,组织下属单位实施科技项目48项,为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在仁寿金钟项目区,2023年1月5日,仁寿县与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所属土地集团签订仁寿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创新技术手段在仁寿首次实现表土剥离,700亩撂荒地复垦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良田,耕地质量平均提升2个等级。

在凉山州冕宁县彝海镇曹古村,半年多时间,小田变大田,破碎变连片。放眼“天府第二粮仓”安宁河流域,四川土地集团已经实施4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模达2万亩。
新质生产力正在让传统的耕地守护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而集团已然提前布局,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创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耕地保护技术创新应用,聚焦土壤质量提升与生态修复领域,聚焦耕地高效开发利用及数智监测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校合作,筹建四川省耕地保护创新中心。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拓展业务范围,积极探索“土地综合整治+”后价值链开发,以项目为载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延长土地综合整治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
向“新”而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关键的是将科技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中。2023年9月26日,四川自然资源科创空间产业园区项目落户天府新区,项目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60亩;2024年5月31日,四川自然资源投资集团重庆总部正式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与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2024年11月,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四川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成都丝路重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资源能源基金合伙协议,基金聚焦矿产资源勘查阶段,重点投资四川省具有上游优势或潜力挖掘不足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规模50亿元,通过设立子基金放大的方式,预计基金集群规模可达130亿元。

翻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未来已经清晰可见。未来,集团将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建设等重大机遇,深入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全省地勘单位改革,锚定“1233”战略定位,落实“2468”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主责主业激活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夯实新质生产力产业支撑、塑造新质生产力良好生态,加快建设全省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第一军团”和自然资源领域投资“第一尖兵”,成为全国一流的自然资源领域龙头企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