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5日电 (王斌)2月14日,沱江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镇双峰社区段,数只憨态可掬的中华秋沙鸭吸引了前来观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清澈的江水中,数只中华秋沙鸭或在浅滩冲浪,或在水中捕食,在石上栖息……精灵的到访,为秀丽的沱江增添了新的生机与灵性。

据悉,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以其独特的羽冠和鱼鳞状斑纹著称,数量极其稀少,成为如活化石般孑遗动物,有“鸟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之称,科学研究价值极高。中华秋沙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EN(濒危)等级。同时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等级。
“近期,我们发现河中来了不少中华秋沙鸭,居民们都很欣喜。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保护好‘国宝级’动物的责任。”资中县球溪镇人大主席刘刚说道。中华秋沙鸭的到访,引起了资中县生态环境局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制定了保护措施,向居民发放《保护中华秋沙鸭栖息环境的倡议书》,沿河张贴宣传标语,普及中华秋沙鸭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还加强了沿河的环境治理和巡逻,严禁伤害中华秋沙鸭,持续巩固候鸟栖息地的良好生态。

据了解,中华秋沙鸭繁殖在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白水江地区)以及俄罗斯东南部等地,大多数越冬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少数越冬于日本、韩国、缅甸和泰国,零星个体越冬于俄罗斯东南部等地。越冬期常集小群栖息于山间河流、水库湖泊中。
“我们是第二次到这里来拍摄了,中华秋沙鸭对水域环境要求极高,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这里的居民对环境和野生动物也很有保护意识。”从成都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李建书赞赏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