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古蔺县蔺阳中学:开先局攀高峰 抒写引领全县教育振兴的答卷
2025年03月11日 16:4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1日电 (肖继雄 武诗洁)位于西南一隅,曾积贫积弱的古蔺教育,从“借力”到“自立”,从“破冰”实现“领跑”。期间,以蔺阳中学教育者为代表的古蔺教育人,在“四渡赤水”的红色热土上,用实干创新续写了“不破楼兰终不还”“从死路中走出生路”的奇迹,以不竭之心灯传照着古蔺教育的光明未来。

古蔺县蔺阳中学。古蔺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三级跳”问鼎清北,为古蔺教育鸣枪前行

  精准“借力”,敢开新局,抒写自立自强答卷。早在2004年,蔺阳中学就与西南大学共办了双语实验班,开启了县域教育跨区域合作的先河,并大力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突破了自身办学瓶颈。2015年,随着古蔺本土学子蔡燕率先实现“清北零的突破”,犹如春雷一震,万物生机并茂。“三级跳”捷报频传,再次重塑了古蔺人的教育自信。

  三年间,张旭、侯华丽相继问鼎清华北大,蔺阳中学学子势如破竹。在精准把握高校专项政策红利的背景下,2019年,陈德行荣获自强计划40分加分,并被清华大学成功录取,成为泸州第一个吃螃蟹的高考学子。2021年以来,多名蔺阳学子相继挺进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蔺阳中学成为了泸州市“专项计划人才”名符其实的“孵化基地”。

  直至2024年,蔺阳学子王杏以裸分689分蟾宫折桂,成为古蔺教育界37年来首位裸分考入清华的翘楚,标志着蔺阳中学完成了从“政策驱动”向“质量自驱”的历史性跨越,彰显了古蔺山区基础教育“低进高出”和“高进优出”的办学实力。

  机制创新结硕果,乘着县域发展之势腾飞

  立足蔺州学子前程之需,对标县域经济产业发展之要,让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蔺阳中学秉持着“成就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带动整个乡村”的教育情怀,以高品质教育诠释了“学行深秀,竞和致远”。

  学校构建了“政策研究+精准培养”的双轮驱动机制,组建专项计划攻坚团队,将政策机遇转化为育人优势;创新“书院制+导师制”培养模式,让个性化培养体系结出丰硕的硕果。

  学校不仅与古蔺中学、金兰高中搭建了“教育共同体”,共享师资、共建课程,协同发展,还主动对接县域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乡村振兴特色课程,让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2005以来,蔺阳中学已连续21年荣获全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截至目前,蔺阳中学已经有14名学生考入清华和北大,2名学生考取空军飞行员,并荣获2016、2021、2024年“清华大学生源学校”。上万蔺阳学子从此逐梦起航,奔赴祖国大江南北。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在教育使命与时代召唤的交响中,蔺阳中学正以勃发之姿,攀峰之劲,将“县中振兴”“教育公平”的蝶变范本,深刻题写在这片红色热土的历史卷轴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发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教育的最强音。(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