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7日电 (雷生 付文杰)“日前,泸州市纳溪区市场监管局、泸州发展建设集团与纳溪区永宁街道联合开展“共筑消费诚信守护权益同行”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诚信教育宣传活动,为群众宣传新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讲解如何利用手机变砝码识别短斤少两、如何投诉消费欺诈等,共同营造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
活动中,纳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障股工作人员罗琴向大家详细解读了今年3月1日刚开始实施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了集贸市场应一律使用可打码、便于追溯的电子秤,并且要经鉴定合格方可使用,禁止使用国家明淘汰的计量器具、国家限制使用的计量器具,市场管理者也有责任去维护这个市场的公平消费环境。新“办法”的实施对于规范市场计量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都有着重要意义,让居民群众对市场计量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白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消费权益。
“手机变砝码”这一新颖又实用的技能更是成为当天活动的一大亮点。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居民们如何将手机变成砝码,使手机成为日常生活中便捷的计量监督工具。大家认真学习,纷纷拿出手机尝试操作。同时,工作人员还分享了识别无良商家短斤少两伎俩的技巧,如观察电子秤的显示、注意商家称重的动作等,这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提升了居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防骗能力。“学会了这个方法,以后买菜就不怕被短斤少两了!”居民李模华兴奋地说。
当天,泸州发展建设集团的志愿者们还开展了”巾帼风采·志愿同行“主题活动,通过手工制作团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等,凝心聚力,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次“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诚信教育宣传活动,不仅普及了消费维权知识,还增强了居民们的诚信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营造公平、诚信、和谐的消费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