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31日电 (周超华 雷生)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郊地理优势,积极探索林下种药、药粮间作套种等中药材发展模式,着力发展砂仁、甜橙等致富产业,推动农村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日前,在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的山野田间,纳溪区人大代表、永宁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侯金佐带领联片领导、人大代表、联村工作组干部和五顶村干部群众一起种植砂仁苗,一派调结钩、抓生产的繁忙景象。
砂仁栽种现场,春风拂面,街道驻村领导、人大代表、驻村干部和五顶村干部群众分工协作,有的牵线排厢、有的挥锹铲土,有的扶苗培土,有的浇水灌溉……每一株砂仁苗都承载着大家对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美好期许,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一株株砂仁苗在五顶村的山坡地及房前屋后扎根,新栽种的砂仁苗迎风挺立,错落有致,在明媚的春光中散发着勃勃生机。
为更好地推动砂仁试种项目落地,永宁街道办事处组织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专程到宜宾叙州区蕨溪镇先后两次开展砂仁种植技术考察学习,打消大家疑虑,还动员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做好宣传动员和需求统计。街道办加强与泸州相关医药公司协调对接,负责做好技术指导和订单收购,推动该村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种植户苏继刚说:“我前段时间和村上的干部到叙州区蕨溪镇参观学习,了解到砂仁栽种不择地块,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不需过多打理,砂仁不仅是中药材,也是火锅的必备底料,市场前景好,打消了思想顾虑,今年栽种两、三亩增加收入。”
据悉,砂仁既是一味中药材,也是一种食用香料和调味料。五顶村今年新引进香砂仁示范种植,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江边河谷地带的陡坡边角地种植砂仁,提升土地资源价值,拓宽增收渠道。今年全村试种砂仁100余亩,盛产期预计亩产量1000-2000斤,总产值约40万元。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做大,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和美乡村图景正在映入眼帘。
在三月阳光的照耀下,新栽的砂仁苗迎风挺立,永宁街道相关负责人对未来发展满怀信心:“我相信,有了大家的支持、企业的专业指导,再加上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三五年后这里一定会变成郁郁葱葱的砂仁示范园,成为乡村发展的‘绿色银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