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9日电 (邹立洋)“眼下正是沃柑管护关键期,大家修剪时记得‘通风透光’原则。”连日来,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回洞桥村党支部书记周守辉带着乡贤代表和村民在柑橘基地忙碌。这位有丰富种植经验的党支部书记,挽起袖子示范修剪技术,枝剪翻飞间,谱写着乡村振兴“进行曲”。

政企合奏富民调,土地流转谱前奏。回洞桥村地处巴蜀鱼米之乡核心带,这里阳光充沛、土壤富硒,是种植沃柑的天然温室。2017年,榕山政府带领回村民流转3000亩土地,引进世界500强联想佳沃集团,建起标准化沃柑产业园。“当时村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没保障,我挨家挨户做工作,承诺‘保底分红+务工收入’双保险。”周守辉擦着额头的汗珠,指着漫山遍野的柑橘林,现在基地年产沃柑150万斤,产值超600万元,村民户均增收5000元。”
乡贤领衔科技赋农,金剪裁出增收乐章。在产业园核心区,乡贤蔡群正带着志愿者为果树施肥。“我家流转了5亩地,每年分红加务工能挣2万多元。”这位曾靠打零工维生的村民,如今成了基地技术骨干。她熟练地操作水肥一体化设备,“村上定期派专家指导,现在我也会科学种植了。”
多元协奏创新章,三产共鸣续华彩。榕山镇创新“乡贤+企业+农户”模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乡贤代表牵头成立柑橘合作社,引进佳沃、青禾农业等龙头企业,建立“土地流转租金+务工工资+入股分红”分配体系。
“看这满山金果,多像乡亲们的好日子。”周守辉望着沉甸甸的枝头,眼中满是希冀。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政府搭建的产业平台、乡贤注入的科技动能、企业带来的市场渠道,在三方协奏中激荡出富民强村的和声,浇灌出乡村振兴的甜美果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