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4日电 当公益初心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如何让善意穿透社会难题的壁垒?如何将个案探索转化为可持续生态?近日,成都经开区首届“驿益生辉”公益创投项目中期评估会在龙泉驿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举行。本次活动由龙泉驿区民政局牵头,通过多方对话、专业问诊、数据复盘,检视16个公益项目的阶段性成效,推动社会问题创新解决方案的系统升级。

评估会组建由民政局代表、高校专家、实务及财务领域人士构成的评估组,搭建“多元主体对话场域”。项目执行团队化身“问题解剖者”,围绕双创就业、特殊儿童社会融入、心智障碍群体就业融合等议题,展示资源整合与专业介入的创新实践。评估专家则转型为“项目协作者”,从模式可持续性、资源撬动效率、服务逻辑一致性等维度深度追问,为项目注入专业化思维。例如,针对某创就业帮扶项目,专家提出“建立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协同机制”的建议,推动项目从单一培训向产业链赋能延伸。
评估组在肯定项目成效的同时,指出共性短板:部分项目存在服务逻辑断层、财务规范性不足、资源整合力度薄弱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优化方案。
龙泉驿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中期评估不仅是‘期中考试’,更是提质增效的转折点。我们通过动态跟踪与专业督导,推动优秀项目突破瓶颈,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数据显示,16个参评项目累计开展服务活动380余次,直接服务近3万人次,解决社会组织培育、困难群众帮扶、儿童关爱等50余个专业领域问题;联动380余家企业及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发布机会清单80余个,涉及资金近100亿元,并建立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1个,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促成153人达成就业意向。
评估组指出,公益创投项目需进一步聚焦创新性、可持续性及受益群体的实质性改变,推动成果从“数量达标”向“影响力升级”跨越。下一步,龙泉驿区将引导社会组织通过“动态调整+跨界协同”“专业服务+资源联动”“基础推进+创新迭代”三重路径,精准匹配社会需求。例如,推动为老服务项目从“基础保障”向“生命提质”转型,婚姻家庭服务从矛盾调解向幸福能力建设延伸,构建“解决眼前问题-培育内生动力-重塑社会生态”的闭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