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轨道车辆车门等3条全自动智能化检修产线建成投产
2025年04月15日 21:3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5日电 (记者 刘忠俊)成都轨道集团15日发布消息称,轨道车辆车门、车钩、电气牵引3条全自动智能化检修产线在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正式建成投产,填补了西南地区轨道车辆关键部件全自动智能化检修领域空白,标志着成都“1+N”城轨智能维保体系(1-轨道车辆,N-车辆核心部件及关键系统)基本成型。

车门自动检修产线一角。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据了解,投产的轨道车辆车门检修产线,可兼容A型、B型地铁及市域列车三种门型架修、大修,实现成都地铁列车车门全自动检测、维修、装配。此外,还能实现弯门、平门15分钟快速换型混线生产,年检修能力达6250套,区域维保成本降低30%,备件库存周转率提升40%,车门系统使用寿命延长15%。

  走进被称为“列车医院”的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轨道车辆车门检修产线上,3米高的机器人挥舞着“手臂”,从货架上自动抓取轴承,放工作台上进行检测,全程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机器人“医生”同时进行车门部件的检测、维修、装配,现场仅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监控设备运行。“传统车门检修多依赖人工操作及单元化作业,使用自动化机器人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检测与装配。”成都康尼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马迪称,生产线采用“门扇+部件”自动化装配双线并行流水线生产模式,运用机器人矩阵和数字孪生技术,突破了传统门板固定工位检修模式,较传统作业模式检修效率提升2倍。

  轨道车辆车门产线引入数字化等生产管理系统,打通了生产制造各环节数据链接,实现车门实时监测和原位追溯,形成“一车一档”电子病历,根据病理实施精准维修,推动维保模式从“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型。“传统‘计划修’就好比是平常按时去医院做体检,往往存在治疗不及时问题。而‘状态修’如同安装了CT,可实时动态监测身体状态,做到及时精准治疗。”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资产经营部项目经理杨颜称。

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一角。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目前,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已先后建成整车、转向架、齿轮箱、空调等在内的10条专业检修产线,整车检修能力提升至625辆/年,“整车+转向架+大部件”车辆检修核心能力持续建强。下一步,成都轨道集团还将加快建设板桥、合江车辆基地2个车辆检修平台,构建面向“研发—制造—运维”的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产业发展格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