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9日电 (赵琼)春日,恰是吃山野菜的最好时节,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珍贵馈赠。近日,汶川县绵虒镇码头村村民况良全家的刺龙苞种植基地迎来丰收,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龙潭刺龙苞树整齐地排列开来,鲜嫩的刺龙苞长满枝头,或是花苞或已出梢,空气中散发着山野特有的清香。

“今年的刺龙苞特别好,市场价格还不错,刚出来最高卖到了15元/斤。”种植户况良全开心地说,这两天正是采收刺龙苞的好时节,他家基本上隔一天就要采收一次,然后拉到汶川县城进行批发。
绵虒镇码头村地处岷江峡谷腹地,位于绵虒镇草坡片区,属于大熊猫公园腹地,这里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了解,2019年况良全从山上挖了16棵野生刺龙苞,种在了自家荒坡上,试种很成功,于是他每年都会到大山里去挖野生刺龙苞树回来种植,到今年,他已经种植了10余亩的野生刺龙苞,每亩地产量大概200斤—300斤,按照如今的市场价格,今年能有近2万元收入。
刺笼包、鹿耳韭、雪芽菜等山野菜,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和绿色有机等品质,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刺龙苞种植成功让况良全看到了更多的可能,于是今年他从大山里挖来野生鹿耳韭种到刺龙苞林下发展起了林下种植,可以看到,鹿耳韭长势还不错,待明年就又有一笔不错的收益。
据了解,除了山野菜,这里还盛产莴笋、莲花白、甜椒等多种蔬菜,这些蔬菜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成为村民们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码头村主要以传统蔬菜种植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方式主要是以传统批发市场为主,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近年来,码头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进行了刺龙苞、鹿耳韭等山野菜种植,示范效果显著,而龙潭刺龙苞的丰收,正是码头村乡村振兴路上的一个生动缩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