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这所大学又丰收了!机器人与师生一起收菜籽摘胡豆
2025年04月29日 20: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9日电(朱源 甘雨丝)暮春时节,位于成都锦城学院校园里的大学生农场又迎来了丰收季。4月29日下午,该农场开展了一场热火朝天、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校企联合研制的人形机器人“锦小智”首次闪亮登场,与师生们一起在田间地头收割油菜籽、摘胡豆。大家以这场喜庆丰收的劳动迎接“五一”劳动节,并为即将到来的母校20岁“生日”献上一份特别礼物。

师生们正在校园农场里收割油菜籽。张浪 摄

  大学生农场里,一串串沉甸甸的油菜荚果挂满枝头,在微风中散发出菜籽特有的香味;在另一侧,熟透了的胡豆油绿中有些微微泛黄,泥土的芬芳和豆角的嫩香扑鼻而来,构成了一幕美丽的田园丰收场景。

  下午近1时,师生们走出课堂来到农场开始了这场“特别的劳动”。大家脚踏泥土,分工明确,有的弯腰挥镰收割油菜籽,有的合力搬运油菜秆,有的蹲地采摘胡豆……尽管大家脸上都涔有汗珠,但在一起有说有笑,共同体验这份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机器狗成为同学们劳动的“好帮手”。张浪 摄

  这时,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锦小智”上阵帮忙,搬运胡豆和油菜杆……虽然它动作略显笨拙可爱,但这个家伙简直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泥土弄脏了双脚,干农活的这股耐力也是杠杠的!该校师生二次开发的“萌宠机器狗”也敏捷地穿梭其中,身背油菜秆在田地间行走,成为了同学们劳动的“好帮手”,它还热情作揖鞠躬,逗得现场师生们哈哈大笑。

  “‘锦小智’外观设计、程序设计全部都由我们师生独立完成,在高低不平的田间地头,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也能实现较强的平衡控制、多自由度的协调和多种交互动作;机器狗的运动控制、步态算法等也有着超乎预期的呈现,同学们为其编写了各种有趣的动作和指令。”该校智能制造学院赵汝和老师介绍说。

人形机器人“锦小智”上阵帮忙干农活。张浪 摄

  “劳动是我们每名学子的必修课,锦城的机器人当然也要参加农场特色劳动哦。”该校智能制造学院大三学生符昊幽默地说,“和机器人‘锦小智’亲密配合协作,一起参与这场高科技与泥土味完美融合的劳动体验,真的很有意义!”

  该校工商管理学院大二学生陈海阳说,上个月大家才在这里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春耕节,师生们在一起赏花植树、种菜捕鱼、春耕播种,满怀期盼地播下了一份春天的希望,仅仅时隔1个多月就迎来今年第一个收获季,真的很开心!“母校下个月将迎来20岁生日,我们以这场特别的劳动为母校生日献礼。”

  据该校劳动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劳动实践约有200余名学生分批次参与其中,共同劳作收割了15亩油菜籽。收割完成后还要进行脱粒、晾晒、除杂、榨油,然后再按同学们设计的方案装瓶、贴标,5月9日建校20周年校庆当天可供老师、校友们选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从播种到收获再到营销的全过程,将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巧妙结合。

“萌宠机器狗”在田间地头搬运油菜籽。张浪 摄

  据了解,自2005年建校起,成都锦城学院就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覆盖全体学生,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该劳动农场占地面积超20亩,根据时令季节科学种植豌豆尖、茄子、青椒、豇豆、胡豆、黄瓜等蔬菜达30余种,培育绿萝、绣球、樱花、桃花等园林花卉20余种,还种植有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并开辟水塘进行养鱼,打造成为一个集花、果、菜、豆、粮、鱼于一体的全生态劳动种植乐园,大学生们在这里劳作耕耘、体验农耕文化,成为四川高校校园里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