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长虹技佳张祥辉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年04月30日 08:5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30日电 近日在京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长虹技佳钣金模具厂机加班班长、高级工程师张祥辉,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张祥辉表示,今日成就皆源于长虹这片孕育匠心的沃土。长虹特有的“师承制”文化,为年轻匠人照亮技能进阶的漫漫长路。而长虹构建的全链条培育体系,从入职时的系统培训,到项目实战中的磨砺,再到技术攻坚的突破,每个环节都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精准支撑。

长虹技佳钣金模具厂机加班班长、高级工程师张祥辉。长虹控股集团供图

  张祥辉1993年7月初次踏入长虹机器厂一车间。彼时该车间承载着长虹机械加工的最高水准。担任车工助理的他未曾料到,操作车床竟是一场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车间里,机床前的每分每秒都需要全神贯注、全程站立。“这哪里是技术活,简直就是体力活!”

  当时,张祥辉与师傅共同加工轴类零件,两人分工协作,形成小型流水线。虽说技术难度不大,但却因为张祥辉时常休息,严重打乱工作节奏,进而耽误了生产进度。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张祥辉羞愧难当。师傅走到他身边,语重心长地说道:“咱们干活不怕慢,就怕站!”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迷茫中的张祥辉。

  “觉醒”后的张祥辉每天早早来到车间,凭借着“钝学累功、夯雀先飞”的毅力,技术愈发娴熟。从车工助理到高级工程师,再到全国劳动模范,30多年的职业生涯,张祥辉用“坚持”二字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车工就是一把刀",这句流传于机械加工领域的谚语,在张祥辉二十年的车工生涯中,被赋予了鲜活的时代内涵。这位从一线车间成长起来的技术专家,用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创新,将"快、准、稳"的工匠特质淬炼成行业标杆,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传奇。

  在张祥辉看来,锻造"好刀"的秘诀藏在实践与竞技的双重磨砺中。他始终信奉"实践出真知"的朴素真理:"看十遍不如干一遍。"在车间里,他总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生产,把每一次加工都当作精进技艺的机会。同时,他积极投身技能竞赛,在与同行的切磋中博采众长。

  张祥辉参与的项目不断结出硕果。“CAE塑型成型分析在精密模组钣金模具上运用”项目,将模具开发周期缩短15天,助力企业技术水平跃居行业前列;“低成本金属无边框背板项目”首创多项核心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从50%提升至90%;“自助榨汁机杯体杯盖分离装置开发项目”打破技术垄断,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创造8.8亿元产值奇迹。

  二十载匠心筑梦,张祥辉以30余项技术攻关、4项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的丰硕成果,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张祥辉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培训一线技术工人达7100人次,培育出众多企业中坚力量;近五年间,130余名技师及高级技师从这里走向岗位;与5家职业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通过"集中授课+现场实训"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学员就业与企业招聘的无缝对接,开创了产教融合、校企共赢的新局面。他以"师带徒"模式培养的108名徒弟,如今均已成为生产技术骨干,多人担任班组长,其中徒弟杜勇更是成长为高级技师,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张祥辉技能大师工作室”打破了车间技术人员成长的固有边界,又与传统业务部门形成鲜明差异。这不仅是长虹内部的技术孵化基地,更是面向社会的“人才摇篮”,充分彰显了长虹海纳百川的企业胸怀。

  在技能提升与展示层面,长虹通过内部岗位技术比武与外部参赛联动机制,激励技术人才持续精进、登高望远。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上,长虹作为四川省首批特级技师评聘试点企业,创新构建“新八级”技能人才职级体系,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将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紧密挂钩、同步提升,让技术人才清晰看到上升空间。

  同时,长虹还借助绵阳市建立的职称“直通车”评审制度,打破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壁垒,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等可直接申报副高级职称;国家级技能竞赛奖牌获得者、四川省技术能手等可直接申报评审相关系列(专业)的中级职称,为技术人才开辟了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