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8日电 (代致诚 王家骥)“以前种艾草怕卖不出去,现在我们这里也有工厂了可以按保底价回收,我还能在这里上班!”5月7日,巴中市平昌县粉壁镇农丰村艾草加工厂开业生产,村民何琼华满脸笑意,难掩心中激动。

“我们加工厂占地近700平方米,设有原料处理、成品包装等标准化车间,每天可加工艾草近10吨。”农丰村党支部书记魏金益说,工人们将新鲜艾草送入全自动烘干设备,经过多道工序后,变身成为艾条、艾绒等产品。“我们通过与河南一公司合作,不仅引进了先进的设备,更引入了成熟的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让艾草产品从原材料走向深加工,极大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扣除成本每吨可实现盈利1000元左右。”
“用猪粪发酵的有机肥种艾草,艾草加工后的废渣又做成饲料添加剂,这样循环下来,每亩艾草能省300元肥料钱,养猪成本也降低了!”粉壁镇副镇长唐晓梅介绍,随着加工厂正式生产,粉壁镇艾草产业形成了完整闭环,当地创新推广“养猪-粪污-艾草-艾渣-畜禽养殖”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唐晓梅说,近年来,粉壁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艾草种植及深加工产业,让小小的艾草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草”,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全镇现已发展艾草种植基地1000余亩,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
从单打独斗到全县联动,平昌县的艾草产业正在发生质的飞跃。通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扩大种植,生产出艾条、艾柱、艾草精油、艾草足浴包等系列产品,致力于将艾草产业打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