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一场惠及千名高原群众的就业技能培训在色达县正式启动。温江区与色达县人社部门联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当地青年农牧民量身定制叉车司机专项培训课程,以"授人以渔"的精准帮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精准聚焦 破解就业难题
本次培训直击色达县就业痛点,重点面向未就业的职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开班仪式上,色达县就业局负责人强调:"这是提升技能、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的关键机遇。"他鼓励学员珍惜机会,承诺人社部门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切实实现"培训促就业、就业促增收"的目标闭环。
创新模式 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培训突破传统,采用"国家通用语言+职业技能+就业实习+推荐就业"四维一体模式。在为期10天的课程中,首批40名学员不仅掌握叉车操作技能,更通过实习积累实战经验,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考核合格者将获权威证书,为就业增添硬核筹码。
全程护航 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温江区就业服务中心将把服务延伸至培训后:组织企业对接会,安排试岗探岗,举办微招聘会,并以"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学员完成求职面试、合同签订等全流程。后续更提供持续政策咨询与跨区域合作支持,确保持续提升就业质量。
区域协作 共绘发展新图景
作为两地就业协作的重要实践,该计划将分阶段覆盖千名群众。温江与色达通过输送实用性强、就业前景广的课程,着力构建"培训-就业-增收-发展"的良性循环,在高原县域形成"携技上岗"的示范效应。未来,两地将深化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和创业扶持合作,拓展协作维度,共谱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此次培训不仅传递技术,更传递希望。当农牧民手握技能证书走向新岗位,一条依托区域协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正愈发清晰。(温江区第七批结对帮扶色达县工作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