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30日电(吴平华 李得胜 李莹)近年来,宜宾南溪区秉持“以产聚人、营城聚产”发展理念,依托“两铁、三高、三快、一轨”立体交通网络与“人才兴区政策18条”等创新举措,构建起人、产、城协同共进的崭新格局。

在远东股份宜宾智能产业园内,4.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研发项目加速推进,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合作,带来超3000个高技能岗位。

在食品产业领域,8名企业人才入选市级人才计划,推动传统酿造工艺智能化转型,生产效率提升80%,衍生出酒体设计、数字酿造等新兴职业。南溪推出“招工成本补贴+创业带动就业奖补”组合政策,让更多优秀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此外,39个产学研项目落地,助力技术人才实现“研发—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发展,多维赛道的产业激活人生价值坐标。
南溪以“政策+平台+生态”三维体系打造人才发展强磁场,“人才兴区政策18条”将民营企业纳入奖励范畴,博士研究生可获40万元安家补助,副高级职称人才享20万元补贴。在人才培育上,“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成效显著,4所高校及8个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入学即入岗”精准培养。近三年,“菁聚南溪”行动成果丰硕,引进各类人才数千人,柔性引进的专家团队育成作物新品种353个。
城市建设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导向,成自宜、渝昆高铁通车,使南溪成为“双高铁过境双站点”区县,构建起便捷交通圈。36公里长江亲水岸线串联城区,41.8%的绿化覆盖率与13.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滨江院区、教育产业园加速建设,老旧小区改造融入“适老化”“智慧化”元素,从“人才绿卡”到智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再到城市建设的改造提升,城市的每一寸空间都在为“人的全面发展”赋能。
在七洞湖乡村振兴示范片,粮果复合基地与彩色路网建设,既盘活土地资源,又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32项科技成果转化催生企业,形成“科研—产业—人才”良性循环。如今,南溪的“人产城”已深度融合,形成“人以城为家、城以产为基、产以人兴业”的生命共同体。未来,随着人才政策不断完善,南溪将继续以人的需求为原点,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奋斗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