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四川工人日报

首例“四川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互助保障计划”赔付背后的暖心故事
2025年07月18日 16:12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 编辑:韩金雨

  “真没想到这份免费加入的保障计划真能派上用场!”7月15日,四川川妹子家政有限公司的家政服务人员黄丽,得知自己是第一位享受“四川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互助保障计划”(以下简称“新就业保障计划”)赔付的职工时,她既意外又感动,“这份赔付不仅解决了我的实际困难,更让我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真切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保障了!”

工作中的黄丽。记者 刘满 摄
工作中的黄丽。记者 刘满 摄

  不经意加入的互助保障 成了“及时雨”

  今年6月的一个清晨,黄丽像往常一样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却发现右脸又肿又痛。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的小病小痛,并未太在意,但随着肿胀愈发严重,她赶紧前往成都市青白江区某医院就诊。经医生详细检查,黄丽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结炎和急性腮腺炎,需要住院治疗。

  这个消息让黄丽心头一紧。“今年3月份才住院花了好几千元,这次又要住院,估计又要花不少钱吧。”黄丽的心里充满了担忧,对于一个普通家政从业者来说,每一笔医疗开支都是不小的负担。尽管满心忧虑,但为了尽快恢复健康,黄丽还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积极办理了入院手续。住院期间,医疗费用问题始终像一块石头压在她的心头。

  黄丽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多月前不经意间加入的四川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互助保障计划,此刻成了缓解焦虑的“及时雨”。

  今年5月,在基层工会的组织下,黄丽和公司的同事们一起免费加入了新就业保障计划。“当时就是听从公司安排加入的,至于这个保障计划具体有什么作用,其实我并不是很明白。”黄丽坦言,加入时她对这个计划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6月28日,黄丽出院那天,在医院医务人员的提醒下,她才突然想起自己曾参加过新就业保障计划。回家后,黄丽立刻向工会工作人员咨询相关赔付事宜。7月1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在四川工会微信公众号上找到相关申报链接,并填报了申请资料。让她惊喜的是,7月8日,正在工作的她收到了赔付到账的短信。

  8天获赔800元 民生实事落地开花

  今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服务行动”被纳入全省30件民生实事,其中包括支持和引导购买职工互助保障15万份。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实施30件民生实事有关要求,省总工会和省职工保障互助会免费为15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新就业保障计划,在医保外,为职工健康筑起“第二道防线”。

  “按照新就业保障计划的住院赔付标准,黄丽可按照住院天数给付100元/天的互助金,住院8天,可一次性给付她800元互助金。”省职工保障互助会工作人员介绍说。

  “整个申请流程特别简单方便,在手机上就能填报资料,不用去现场提交资料。”黄丽向记者介绍道,医保报销加上新就业保障计划赔付的800元,她这次住院实际只花费了400多元。

  从受益者到宣传员 温暖守护获认可

  “这次赔付不仅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关心与关爱。”黄丽感慨地说,作为一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份互助保障计划让她心里暖暖的,让她在工作中更有获得感、安全感,也更有底气,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这份保障计划不一定会用上,但有就心里踏实。”

  自从黄丽收到这份意外“惊喜”,她也成了新就业保障计划的“宣传员”。每次与同事谈及健康问题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介绍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互助保障计划是真的好,是工会组织给我们的健康保障。”

  黄丽的经历,让“新就业保障计划”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切实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遮风挡雨的暖心保障。它像一束光,照亮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与生活,让他们在为生活奔波的路上,多了一份安心与温暖。(记者 邓霞)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