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3日电 (茸旭东 杨洲刚)清晨的阳光掠过什邡市花市街的青瓦飞檐,洒在崭新的石板路上。遛弯的老人驻足欣赏墙角绽放的三角梅,商铺老板笑着掀开卷帘门。这条曾让居民皱眉的老旧街区,如今成了什邡城里最具烟火气的“网红打卡地”。

谁能想到,半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改造后是好看了,可垃圾跟着人流跑,夏天蚊子特别多。”居民袁敏记得,去年夏天她总是拎着杀虫剂在楼道里转悠。更让商户头疼的是停车乱象:顾客的电动车堵在店门口,进货的货车半天挪不动窝,有人干脆把车停在绿化带里,新栽的桂花树被碾断了好几棵。
这场美丽蜕变的转折点,始于今年年初白果社区的一场特殊协商会。方亭街道“有事来协商——大家说·商量做”活动现场,长条桌旁坐满了人:市政协委员祝芳婷带着笔记本认真记录,市政协委员、市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尹显洪手里攥着刚打印的街区平面图,美容院的何静特意关了店门赶来,手里还攥着几张顾客抱怨停车难的留言条。
“我先说句掏心窝子的话。”46岁的居民黄长建率先打开话匣,他抖着手里的照片——画面里垃圾桶翻倒在地,油污淌了一地。“游客多是好事,但卫生得跟上啊。”话音刚落,开茶馆的刘元茹接上话:“上次有顾客想停车,绕了三圈没位置,转头去了别家。”
政协委员刘仁军指着窗外:“能不能在那片空地上划停车位?再安个道闸管起来。”刘仁军的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市交警大队的同志立刻回应:“我们测算过,能规划60个车位,再留10个给新能源车。”市政协委员、市综合执法局的代表尹显洪也拍板:“垃圾桶我们来加,就按每50米一个的标准配。”
最终敲定的16条建议,像种子撒进了花市街的土壤。社区很快通过招标请来专业物业公司,穿制服的保洁员每天清晨五点就开始清扫,智能道闸上岗第一天就拦住了23辆乱闯的车辆。商户们自发组建了“护花队”,谁家门口有杂物,隔壁老板准会笑着提醒。
如今再逛花市街,新划的停车位上停满了车辆,分类垃圾桶旁不见半点污渍。转角处的“意见箱”成了暖心角,最近收到的全是表扬。卖伴手礼产品的周婷婷算过一笔账:环境变好后,周末客流量翻了一倍,上个月多赚了四千多元。
更动人的变化藏在细节里,何静的美容院门口多了张“免费热水”的牌子,快递小哥路过总会进来接杯热水;胡阿姨带着孙子在街角的“邻里歇脚点”看书,来往游客、居民纷纷对改造后的“花市街”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一位游客感慨道:“这里不仅环境美,管理也很到位,逛起来特别舒心。”
市政协主席黄剑表示:“花市街的蝶变,是把话筒递给群众的结果。”据悉,市政协还将围绕“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开展深度调研,通过组织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人员深入调研先进地区商业街区建设经验,形成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题调研报告,为什邡特色商业街区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这条600米的老街,正用青砖黛瓦间的烟火气,讲述着基层治理的生动故事。在这里,每朵花开都有人呵护,每个声音都被认真倾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