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1日电(吴平华 王稀 向省明)“这段路才打通不久,水泥层就看不到了,下雨天通行很不方便。”近日,筠连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结合“有事找纪检”在大雪山镇走村入户时,收到群众关于便民路质量问题的反映。

群众的关切就是监督的指向。今年以来,筠连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整合纪检监察室骨干力量、派驻纪检监察组业务能手和乡镇纪委熟悉基层情况的熟手,组建工作专班,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专班紧盯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力度。
收到反映后,专班随即将便民路问题线索移交给当地纪委。大雪山镇纪委迅速行动,“便民路事关村民日常出行,绝非小事。”镇纪委立即成立核查组,深挖问题症结,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同时,第一时间联系施工方,督促其重新修缮道路,确保群众出行安全便捷。
乡村振兴项目点多面广、资金量大,覆盖镇村范围广、涉及群众多。为此,专班从梳理项目入手,聚焦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内容,通过线上线下数据比对、台账核查、资料分析、现场核实等多种方式,精准发现资金使用中的不透明、不规范问题。
“我们坚持线上线下比对,锁定项目台账中的关键信息,分析资料疑点,深入现场核查实情,找准点位精准发力,推动监督真正沉下去、落到位。”筠连县纪委监委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推动问题解决才是关键。筠连县纪委监委针对专项治理中暴露的问题和案件查办揭示的风险漏洞,“点对点”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源头治理。通过构建“问题发现-移送办理-整改落实-结果反馈-成果运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链条,切实保障乡村振兴资金发挥应有效益。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工作专班开展监督检查30余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0余个,发现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领域问题102个,处理处分89人,推动完善制度机制29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专项整治‘下深水’,力求以‘小切口’实现监督质效的‘大突破’,确保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于民。”筠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