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5日电 (丁龙凤 冯小珈)金秋时节,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海棠溪村20余万株核桃树迎来了丰收季。
“通过这几年的修剪整形、防治病虫害,今年核桃终于迎来大丰收了。”15日,村民田金财一边分拣核桃,一边笑着介绍,这核桃仁又大又饱满,在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
谁能想到,如今这片让村民笑开颜的“摇钱林”,十多年前还是块“望天收”的坡耕地。2009年,海棠溪村试着在耕地里套种核桃树,摸索出“树上结核桃、树下搞经营”的巧法子——春天在树下种上大豆,夏天改种蔬菜,核桃没挂果时,地里先有了收成;等核桃树长得枝繁叶茂,树荫下又成了跑山鸡的“乐园”。一年年试、一步步闯,20多万株核桃树渐渐铺满山坡,昔日的薄田变成了“一地双收”的高效经济林。
“种树容易,种出好果子难!”田金财记得,刚开始种核桃那几年,镇里的技术员来得比自家亲戚还勤。靠着科学管护,海棠溪的核桃品质一年比一年高,仁儿又大又香。
更让村民干劲足的,是村里把核桃树分到了各家各户。“以前集体管树,大家少了点上心劲儿;现在树是自家的,管护起来比照顾娃还细心!”海棠溪村党支部书记余姚弟笑着说,分户经营后,村民们的积极性彻底被点燃——有人跟着技术员学嫁接,想让核桃结得更多;有人拍短视频“晒”核桃,订单顺着网线就来了,再也不用愁销路。
今年,海棠溪村的核桃迎来大丰收,800吨鲜核桃卖出了800万元的好价钱,家家户户平均增收1万余元。“收购商老早就来村里订了,直接开车到院坝收,我们坐在家门口就能数钱!”田金财算了笔账,自家100多棵核桃树,今年收了2000多斤鲜核桃,按现在的行情,能卖1万余元,比单种庄稼划算多了。
海棠溪村的核桃丰收,正是宝轮镇“一村一品”育产业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镇把产业振兴当成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帮村子找特色、送技术、拓销路,让越来越多的“土宝贝”变成了“金疙瘩”,绘出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