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8日电 (唐倩)9月27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内响起了唱着“秋日融融,萧萧梧叶,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温暖歌声。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交响乐团承办、成都童声合唱团执行演出的“月下童谣·少陵诗意”中秋情景音乐会,以一曲《诗里的四季》拉开了中秋奇遇的序幕。

作为成都童声合唱团于2023年进行首唱首演的优秀新作,《诗里的四季》生动捕捉了古代孩童随四季更迭放纸鸢、骑竹马、捉柳花、弄钓舟的童趣生活。这些原本在古诗里才能遥想一二的画面场景,当晚的音乐会却巧妙地以情景演绎的方式将其再现,并设置了三位小主角——杜小福、林之勤、程佳音,与杜甫后人奇妙相遇的完整故事。这三位小朋友尽管性格分明,但有着许多孩子共同的苦恼:在浩如烟海的“背诗任务”中,他们已经失去了对诗歌真意的感知。围绕这一主题,音乐会将《春夜喜雨》《童画》《江畔独步寻花》《旅夜书怀》《杜甫在成都》等合唱曲目进行巧妙编排。诗圣杜甫的名篇诗句不仅在音符间流淌出令人动容的喜怒哀乐,现场更有许多身着青布短衫、打扮得如同古人的孩童、老师,将观众瞬间拉进了诗意的时空,如临其境。
在情景与音乐的交融中,《花脸巴儿》中诙谐可爱的方言童谣更显人间烟火气,曲中小胖墩儿可爱的样子让观众忍俊不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吟唱则让变化万千的自然光景浮现在观众的眼前。随着三位主角的视角,观众们看见了也听见了“天地一沙鸥”的辽阔,闻到了雨后泥土的芬芳,飞进了自由的梦里;杜老先生的那句“别背,用你自己的心来听”,不仅点醒了剧中的孩子,也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尾声处,舞台上和观众席渐渐响起了曲调清扬的《明月几时有》,随后,近300名演员齐声唱起的《玉盘》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颇有上古遗风的音乐力量,也赋予了中秋更特别的深厚韵味。
为了让到场的观众能放松身心,真正感受到忙碌生活外的中秋节日氛围,合唱团的老师、家长朋友以及成都市天回实验小学校、成都市北站小学校的师生,从当天下午开始,就在场外打造了一个有声有色、意趣繁多的“中秋游园会”。“猜灯谜”“放河灯”“玉兔投壶”“诗词飞花令”“漆扇制作”“糖画铺”“面部彩绘”等摊位让观众流连其中,大朋友和小朋友们更在交换好物中传递着彼此的喜悦和笑容。猜中灯谜的孩子,开心地点亮小纸船上的河灯,将美好的心愿与月亮的倒影一起映在水面;作为君子六艺之一的“投壶”,让参与者几家欢喜几家愁;在飞花令游戏中对诗联句的孩子们,此起彼伏的诗书声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非遗糖画铺直到音乐会结束好久也收不了摊,栩栩如生的昆虫、翩翩的游龙、灵动曳尾的锦鲤等等原创糖画供不应求……这份节日的温暖一直从傍晚持续到明月高悬,从场内的音乐盛宴蔓延到了厅外的华灯初上。
利用音乐、诗歌与戏剧等艺术的多维融合,此次“月下童谣·少陵诗意”成都童声合唱团中秋情景音乐会,成功地为蓉城观众呈现了一场别致且沉浸的中秋演出。成都童声合唱团希望能用这样一场充满着治愈温暖的艺术聚会,疗愈、滋养孩子们的心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