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全国首创!“点面融合”技术破解露天矿高边坡监管难题
2025年09月28日 19:4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8日电 (记者 刘忠俊)近日,攀枝花中禾矿业腾家梁子铁矿的“点面融合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体系”通过验收,这一全国首创的露天矿山高边坡智能监测方案,为矿山安全装上“智慧双眼”与“预警大脑”,标志着我国矿山安全监测迈入“专业化+信息化”融合新阶段。

  据了解,2023年内蒙古新井煤业露天煤矿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中办国办先后发文,要求3年建成全国露天矿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多灾种综合监测能力。

  在此背景下,四川安信科创联合腾家梁子铁矿,针对矿山实际“量体裁衣”,构建出获国家发明专利的“点面融合”技术体系。该体系填补“点面协同、智能联动”技术空白,通过北斗定位、边坡雷达、无人机巡检与智能平台联动,实现边坡监测从“局部感知”到“全域掌控”。

  “这套技术打破了传统监测的局限。”四川安信科创正高级工程师廖鑫介绍,体系以“点、面、空、智”为核心。北斗设备组成“精准探针”捕捉微观位移;边坡雷达以0.1毫米精度、5000米探测范围实现全天候监测;无人机对异常区域复核,补全数据链条;智能平台则承担“大脑”角色,实现设备控制、数图同屏与分级预警。

  2024年7月暴雨后,该体系首次实战见效——无人机巡查发现排土场截洪沟因边坡坍塌堵塞,工作人员及时抢险,避免事故扩大。

  “以前靠人爬边坡巡查,隐患难发现、风险高。”腾家梁子铁矿矿长黄光灿说,如今监测室LED屏实时显示全域数据,预警信息触发声光报警,无人机可即刻复核。

  据统计,该体系已在矿山稳定运行15个月,累计采集各类数据超730万条,形成近600期监测报告,将矿山安全防控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预警”,为全国露天矿山高边坡监管提供可复制经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