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封面新闻

列车进村寨,健康护彝乡!2025年《健康大讲堂》第三讲走进四川凉山喜德
2025年09月28日 21:23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韩金雨

  9月25日,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凉山州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计划生育协会、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凉山州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喜德县人民政府协办的2025年《健康大讲堂》第三讲“列车进村寨 健康护彝乡”暨“健康知识进万家”现场活动在四川凉山州喜德县举行。

  体检、义诊、带教……短片《十年·启程》开启了本期节目的第一篇章,一帧帧温暖的医疗瞬间带现场观众真切感受到“健康列车”带来的变化。

  活动中,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疾控所所长黄渠、成都局集团公司“熊猫健康列车”列车长刘月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世云3位核心亲历者,分别从决策规划、技术支撑和一线服务三个不同的维度,生动地讲述了健康列车始于现实需求、成于创新实践、终于民心相连的“十年成长故事”;从为解决铁路职工看病难题而诞生的“熊猫健康列车”,到响应国家战略、逐步升级为设备精良的“移动三级医院”,并深深融入大凉山群众生活,从治病救人延伸到健康促进、人才培养,最终成为传递希望、见证变迁的“健康使者”的故事。

  “记得最早的时候,我们得靠当地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拿着大喇叭帮我们‘吆喝’,老乡们远远站着,眼神里全是好奇和怀疑。”谈及十年的变化,刘月华分享道,“现在我们每次到一个地方,大家也会主动来排队了。”

  列车驰骋连村寨健康知识进万家

  “乡亲们,快来呀!我们一起学习心肺复苏……”第二篇章则以情景演绎《生命·回响》切入,特邀喜德中学心理健康老师钟永菊、凉山州会理市的健康幸福家庭代表姚应兵和清华大学中国健康传播大使胥江,通过多元主体、点面结合的立体视角,讲述了健康理念在彝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故事。

  3位嘉宾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起步,延伸到家庭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通过专业指导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完整呈现了健康从“知”到“行”、从“心”到“身”、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区”的传播与实践链条,展现了从个体觉醒到家庭参与、再到社区辐射的全民健康促进新风貌,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民族地区基层实践的鲜活缩影,体现了健康作为最基本民生所具有的凝聚人心、滋养希望、推动发展的深远价值。

  活动现场,胥江示范并带领观众体验了“微运动”,大家纷纷起身认真跟练,气氛热烈。

  星火聚焰拓新程优质医疗惠彝乡

  “沙果大叔,今年身体感觉怎么样?”“谢谢你们的关心!看,我已经能站起来了!”……第三篇章的一段情景演绎《行走·希望》将观众带入情境,以普通彝族乡民吉约沙果的真实康复案例为切入点,展现医疗帮扶对个体命运的改变。

  一个人的康复,是一个家庭的圆满,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健康,则需要一个强大体系的支撑。访谈中,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副处长梁思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万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挂职喜德县人民医院院长陈清锋从政策设计、技术输送、管理革新三个维度,全景式揭示了系统性构建保障全民健康的支撑网络的过程,深入探讨了为实现“千千万万个家庭健康”这一目标,通过“顶层设计-技术支撑-管理赋能”的整合式帮扶,从政策星火、技术聚焰到管理燎原,编织一张坚固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防护网,最终实现“照亮更远山乡”的愿景。

  “现场听了专家们的分享,更加坚定了我的从医初心。”来自喜德县尼波镇卫生院医生阿火金国说道,“今后,我要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为村民服务。”

  “今天的节目很好,不仅了解了健康列车十年来的变化,还学到了健康知识。”尼波镇尼波村的村民阿西五来莫参与活动后,竖起了大拇指。

  “熊猫健康列车”沿着红色的轨迹穿越崇山峻岭,通过“技术+管理”“输血+造血” 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的有效路径,将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知识如春风般送入千家万户,为解决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提供了四川方案和中国智慧,续写着新时代的“健康盟约”。(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