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30日电 为推动“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落地见效,激发社会力量助力残疾人事业,推动扶残助残“遍地生花”,成都简阳市积极融入大群团工作格局,聚焦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以“融乐阳光”助残志愿行动为牵引,以残疾人创业就业、助残志愿服务、心理支持、辅具服务等为重点,凝聚多维力量,打通政府与社会的链路,为残疾人提供有温度、全方位的服务,全力夯实社会关爱与支持,进一步筑牢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9月23日,简阳市社区公益志愿者协会成员带着大米和牛奶,来到66号香槟公寓,看望智力残疾人小淇。据志愿者张萍介绍,小淇是志愿结对服务对象中的一员,此次上门,是定期常态化服务的一环。
“志愿结对服务对象为常住我市的困难重度残疾人,优先与残疾儿童和就业年龄段的成年残疾人结对。”简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一对一”和“一对二”两种模式,都需要通过电话和上门定期看望与服务。
简阳市残联以系统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包括退休干部)、社会组织成员为中坚力量,以就近就便为原则,提供常态化关爱服务,构筑起全社会助残的多元生态。
截至目前,该市已广泛动员和吸纳796名志愿者与1047名困难残疾人及家庭结对,开展入户帮扶服务491次,累计收集并协助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困难50余件,联合简阳市中医医院、人民医院为50余人开展上门评残服务。
同时,简阳市残联还以“牵手福‘蓉’·双百双千”为牵引,发动助残单位、爱心企业等,在残疾人康复、就业等方面,开展残健互助共融活动,让友善公益、和谐包容、互爱互助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今年7月,简阳市残疾人创业就业联盟成立,创新构建起“1+5+N”运行体系,“1”即残联统筹,“5”代表银行、法律、心理咨询、社会组织等五大专业机构,“N”代表残疾人创业主体,由残联牵头,联合五大领域专业机构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融资对接、职业技能培训等精准服务,通过核心引领、专业支撑、实践落地三个层面的精密协作,探索出一条资源汇聚、精准赋能、内生驱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助力残疾人绽放人生光彩。

目前,已有80余名残疾人加入联盟,已为4家创业实体争取授信贷款50余万元,同步开展法律讲座1期、法律服务5次、技术培训1次,解决就业岗位2个。
简阳市还从拓宽渠道、提升技能、破解难题等方面发力,通过开展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全链条支持。今年以来,已开展招聘会10场、定制化就业培训4次。
今年7月,简阳市残联联合简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开通“融乐阳光”心灵驿站,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个性化创业赋能”模式,针对性缓解残疾人及家属心理压力,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社会融入。目前,心灵驿站已开展1期,各细分主题正在计划中,后续将开展烦恼回收站2期、情绪气象站2期、家庭阳光坊2期。

简阳市还聚合残联、卫健、民政等多方力量,构建“预防-干预-发展”三级体系,推进残疾人及亲属心理健康抚慰;并组织残疾人参与小型社会互动场景,逐步实现从“心理适应”到“社会融合”的递进。
为实现辅具服务“便捷化、智能化、普惠化”,简阳市创新实施三套打法,通过建强社区服务阵地,打造“家门口”的辅具驿站;完善户外共享网络,破解出行用具难题;创新线上服务模式,实现适配服务“零跑腿”等方面举措,全方位升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据了解,下一步,简阳市残联将以“融乐阳光”志愿助残行动为统领,推动结对帮扶有温度、技能赋能有力度、心理支持有深度、辅具服务有广度,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辨识度,不断深化残疾人服务,助力残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