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5日电 (胥苜)晨光熹微,绵阳市涪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行政服务大厅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嗒”,一声轻响,行政许可专用章在新印制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上落下印记。这声音清脆、短促,却关系着一个个零售终端的经营发展。在绵阳市涪城区这片承载着133万余人口的热土上,这枚印章的起落,日均重复数次,如同一位承载使命的“红色信使”。
“老师傅,您别急,慢慢说,您的问题是营业执照变更后许可证失效了,对吗?”专卖稽查员胡洋接起今天的第三个咨询电话,语气温和又不失专业。他面前的登记本上,已密密麻麻记录了今年上百条群众诉求。
绵阳市涪城区地处中国科技城绵阳的核心区、主城区,承接区位体量优势的同时,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供求压力、咨询投诉量以及管理风险也随之攀升。“现在行政许可的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我们一天最多处理过5起咨询投诉。”专卖稽查员统计数据时坦言,“群众的维权意识在增强,我们的工作标准也应当随之提升。”
问题和挑战出在哪里?一场覆盖全区的“问诊式”调研悄然展开。经过深入市场的“问诊式”调研、交心畅谈的“座谈式”沟通,集思广益的“研讨式”分析,三类突出的“呼声”清晰浮现:
一是“不清楚”的困惑。申请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同样的情况,毗邻的县都能办,怎么这里就行不通……信息不够透明成为办事的第一道关卡。
二是“不满意”的抱怨。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转为企业后,原来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怎么就失效了?都是同样的手续,跑了工商还要跑烟草,耗时耗力……办事流程冗长消耗着群众的耐心。
三是“不理解”的质疑。“差不多的条件,为什么别人能办,我办不了?凭什么给他办,不给我办……”这类关乎公平的追问,考验着各项政策执行的规范性。
面对这些亟待破解的难题,绵阳市涪城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打出了一套优化服务、精准施策的“组合拳”。
优化准入门槛,让政策更透明。针对群众反映的“不清楚”问题,对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申请条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细化,发布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申请指南,明确列出了申请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审批时限等关键信息,并通过服务热线、服务大厅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确保群众能够轻松获取、一目了然。同时,针对特殊区域、特殊群体,如学校周边、残疾人创业者等,制定了差异化的准入标准,既保障了市场秩序,又体现了人文关怀。
强化流程再造,让办事更便捷。针对“不满意”情绪问题,积极响应政府“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要求,迅速完成办证系统与政务服务网的数据对接,梳理重要流程节点、设置专职审批岗位、加强平台实时对接,将单个变更事项的审批时长压缩至1个工作日,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快速完成许可证的申领和变更;还推出专销融合“一站式”服务,创新运用电子证照技术手段,积极开展证照到期提醒服务、“送件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实现群众办事“零跑动”,减少群众的奔波之苦。
加强政策宣传,让理解更深入。针对“不理解”的群众质疑声,一是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通过举办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开展“普法进终端、群众更满意”活动、制作发放宣传手册和AI视频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向群众普及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合规经营意识;二是组建了合规小组专班,对辖区内准予办理的全部申请进行专项复核,避免执法尺度不统一、人情证照、违规审批等违规行为的发生;三是建立了咨询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对群众的疑问和诉求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回复、第一时间解决,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