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资阳乐至:农户采“菇”忙 “棚”连起村民致富路
2025年11月07日 15: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7日电(吴平华 谢义)近日,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资阳市乐至县回澜镇花祠堂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已是一片欢声笑语,大棚内,村民们弯腰在整齐的菌棒间穿梭,手指轻巧地一掐、一放,一朵朵肥厚鲜嫩的平菇便落入竹筐。一旁的分拣区也忙得热火朝天,修剪、分拣、装袋、称重……每个人手上不停,脸上带笑。

村民在大棚里采摘平菇。邓凌雯 摄

  “我们花祠堂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共有8个大棚,每日的产量在250千克左右,年产量在5万千克左右,产值能达到50余万元。”花祠堂村党总支书记邓时勇说。

  据悉,2017年,花祠堂村积极向上申请项目资金,建成村集体经济食用菌种植基地,并以收取租金的方式流转给业主用于种植平菇,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更为周边的群众提供就业机会。

村民对平菇进行分拣。邓凌雯 摄

  “我平时就在大棚里对平菇进行采摘、装袋,一个小时12块钱,活路很轻松,离家近又可以把屋头照顾到,收入也可以。”花祠堂村村民李秀荣说。

  小小的平菇,不仅富了村集体,更点燃了村民的创业热情。如今,花祠堂村的平菇产业早已从“单打独斗”发展成“抱团致富”的格局,由“8个大棚”发展成“遍地开花”的规模。全村不仅有5户种植大户,还有20余户村民利用自家闲置地块零散种植,形成了“基地+大户+散户”的产业链条。

  “目前,我们村平菇年产量能达到10万千克,可实现产值100万元以上。”邓时勇说。

  产业的壮大,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村民。目前,长期在基地和种植大户处务工的村民有100多人,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

  邓时勇表示,下一步村里计划培育更多种植大户,吸引更多群众加入,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打响花祠堂平菇的品牌,让这朵“致富伞”为更多人带来好日子。(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