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0日电 (丁鹏)近日,农发行四川省开江县支行成功发放首笔新能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贷款,用于开江县1500个充电桩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覆盖全县7个乡镇,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农村地区新能源充电设施空白,为群众绿色出行和乡村产业低碳转型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破局农村充电难题,铺就绿色出行“快车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的普及,充电设施不足成为制约绿色消费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该行主动对接地方政府规划,聚焦县域新能源基础设施短板,迅速启动贷款审批流程。此次发放的贷款资金将专项用于项目建设前期环节,同时,该行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下一笔政策性金融贷款正在同步申报中,确保1500个充电桩科学布局于乡镇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及村级便民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村级有网点”的服务目标。“以前开电动车回老家,总担心半路没电,现在家门口就能充电,方便又安心!”参与项目调研的村民张先生感慨道。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群众充电焦虑,更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助力减少传统燃油车污染,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政策性金融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作为开江县首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政策性贷款,该项目具有显著示范效应。该行坚持“服务三农”定位,将贷款期限、利率与项目现金流精准匹配,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快速完成从受理到投放的全流程。同时,通过“融资+融智”模式,协助地方政府制定充电桩运营方案,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充电桩使用效率与收益的双重提升。据测算,项目建成后每年有效减少碳排放,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充电+商贸”“充电+文旅”等新业态,真正实现“绿色基建”与“富民产业”深度融合。
银政企协同发力,打造低碳发展“开江样板”
项目推进过程中,该行与政府部门、企业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开展乡镇充电需求调研,确保选址贴近民生。“这笔贷款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农发行对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肯定。”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贷款落地标志着该行在新能源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下一步,该行将围绕县域“十四五”能源规划,持续加大对风电、光伏、储能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助力开江县打造川东北绿色能源示范区。
从田间地头的充电桩到广袤乡村的低碳图景,该行正以政策性金融之笔,勾勒乡村振兴的绿色底色。未来,该行将继续践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为开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动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