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西充:“三秋”沃野绘新景 田畴协奏耕耘曲
2025年11月10日 16: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0日电 (廖桂华)田畴之上,无人机与精量播种机高效播种小麦、油菜;红薯基地里,色泽鲜亮的红薯“破土而出”;连片柑橘园中,工人们忙着套袋、播种绿肥……时下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西充县广袤田野上农机轰鸣、农人忙碌,秋种、秋收、秋管一体推进,一幅幅现代农业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秋种:政企联动 高效播种稳面积

  近日,在西充县2026年小春生产千亩示范百亩攻关会议现场,该县在槐树镇双坝岭村、义和社区等地开展小春生产集中动员会,进行小麦播种全程机械化示范,讲解油菜种植管理措施。

槐树镇双坝岭村的小麦千亩示范片,精量播种机正在播种小麦。李同周 摄

  在槐树镇双坝岭村的小麦千亩示范片,数台配备雷达测速组件与升降开关的精量播种机正在作业,精准控制播种量、施肥量与作业深度,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种、施肥等多道工序,既减少种子浪费、节省人工成本,又提升肥料利用率。在槐树镇义和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生产基地,前期播种的油菜已经出苗,农技人员针对今年秋雨连绵、粮油作物播期偏晚的情况,现场讲解如何落实开厢开沟、排水降湿措施及后续管理要点。

  据了解,针对小春生产进度较往年略有推迟的情况,西充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分片区对各乡镇(街道)开展实地调研督导,确保小春生产有序推进。

  “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要压实责任,深入粮油种植大户基地,督导业主尽快开挖边沟、厢沟,最大限度排除田间渍水,统筹推进小麦、油菜播种,确保粮油播种面积只增不减。”近日,西充县委副书记张洪先后前往青狮镇、高院镇、车龙乡等地粮油园区开展实地督促,针对当前问题现场提出明确要求。

仁和镇丹桂垭村,粮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使用无人机播种油菜。廖桂华 摄

  在仁和镇丹桂垭村,粮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使用无人机播种油菜,日均作业面积达400亩。“土壤湿度较大导致机械无法下地,今年我们改用无人机播种。只需提前设定航线、高度、行距、飞行速度等参数,无人机就能自动完成播种作业。”该公司负责人吴成木介绍,今年计划种植油菜2300余亩。

  据了解,今年该县计划播种小春粮食22.27万亩,预计在11月中旬前全面完成。该县抢抓时节,周密部署,细化分解落实小春生产任务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并通过技术蹲点指导、农资保供稳价等举措,全力保障小春生产顺利推进,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秋收:争分夺秒 颗粒归仓保收益

  连日来,四川丰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西充县多扶镇金山社区的红薯种植基地内一派繁忙。

  “近期雨水多,土壤湿润不适合机械化作业。我们每天组织40余名农户人工采收。”该公司负责人李小刚介绍,基地今年种植紫薯、“西瓜红”、黄心苕等作物300余亩,预计10天内完成采收。

  据了解,四川丰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今年还种植有机水稻1230亩,依托科技育苗中心为种粮大户培育优质秧苗40万盘,有力保障“义青观”省五星级园区内2万亩水稻种植。公司配备旋耕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机等农机95台(套),可为周边2万余亩农田提供“耕种防收”全环节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户亩均节约成本200元左右。立足粮油储备与加工职能,该公司今年按计划完成21880吨本地稻谷收购。

  其他粮食收购企业也主动对接种植大户,提供上门收购、粮食烘干等服务,确保粮农“粮出手、钱到手”。

  近日,4辆满载稻谷的运输车陆续驶入西充县顺发米厂排队卸货。“这批稻谷来自兴瑞达农业有限公司,共300余吨。”米厂负责人王君丽表示,自9月开启收粮工作以来,米厂现金收购优质粮食,既保障粮农收益,也为企业后续加工储备充实原料。

  秋管:科技赋能 精细管理提品质

  近日,在仁和镇四川烈风农业有限公司的柑橘种植基地,连片柑橘树郁郁葱葱,晚熟柑橘“春见”正处于转色初期,基地工人正开展果实套袋工作。农技人员操控无人机,进行冬季绿肥播种作业。

仁和镇四川烈风农业有限公司柑橘种植基地,工人正在为晚熟柑橘套袋。廖桂华 摄

  据了解,该柑橘种植基地面积达2000亩,主要品种有“爱媛38”“爱媛46”、金秋砂糖橘及“春见”。

  西充县是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重点示范县,烈风农业一直致力于绿肥技术推广。目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均在该基地派驻专人开展绿肥领域专项研究。

  “前几年基地采用豆科绿肥单播模式,今年在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南充试验站和四川特色经作创新团队果园绿肥岗位的专家指导下,创新采用豆科绿肥(光叶紫花苕)与十字花科绿肥(肥田萝卜)混播技术。”该基地负责人许国栋介绍,此举可充分发挥豆科绿肥固氮控草、十字花科绿肥疏松土壤及解磷解钾固碳的作用。此外,基地研发的“绿肥种子+基肥+四聚乙醛”无人机三混播撒技术,能通过一次飞行完成播种、施肥、防虫三项作业,实现“一举三得”。

  在古楼香桃产区,果树管护工作同样如火如荼。近日,古楼镇杜宇寺村元斗桃园内,工人正忙着为果树施加有机肥。“秋肥对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至关重要。”桃园负责人高元斗介绍,当地围绕产业发展,组建农技服务队,为种植户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目前该产区施肥工作进入尾声,预计11月中旬启动果树修枝工作,通过去除过密枝、病虫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为来年果树丰产夯实基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