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7日电 (刘刚 陈雪)“路上安防工程的摄像头始终没有安装,都一年多了,很多反映过的问题也没有解决。”日前,居住在自贡市自流井区新街街道石缸井片区的居民,向开展集中走访的自流井区纪检监察干部反映。
获知消息后,自流井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自流井区住建局负责该片区改造项目的工作人员雍某了解情况,却得到雍某“摄像头早就安装好了”的“坚定答复”。
后经自流井区纪检监察干部核查发现,雍某在未实地走访验收的情况下,就在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量报审单”上签字,他口中“安装好的摄像头”仅存在纸上。随即,雍某被立案审查。
据自流井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对于如何有效开展监督,纪委监委探索、实践了“四项精准”工作法,即精准定事,做实调查研究;精准定性,坚持实事求是;精准定责,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精准定策,根据问题性质,提出纪检监察建议,完善制度、优化治理,以精准求实效。
据了解,为有效化解影响居民生活、阻碍城市发展的老城区共性问题,自流井区纪委监委绘制了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三化”监督导图,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重点行业,深入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问题,及时监督履责情况,细“画”17项任务清单形成专项整治监督导图,明确监督时间、事项、频次责任单位,对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做到心中有数。
据悉,为推动专项整治常态长效,自流井区纪委监委还通过“室组地”联动协作,借助审计、统计等专业力量和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将专项整治同常态化治理高效结合。同时,以“百名纪检干部听民声·井廉千家”活动为载体,收集干部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事前建台账、事中督整改、事后建章制”,实现专项整治“全周期”管理,确保常态长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