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西充: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为民服务更有温度
2023年12月13日 14: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3日电 (廖桂华)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社区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西充县晋城街道一段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所需所盼为着力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强化社区治理,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互融共进,使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参与感持续增强。

  近日,在西充县晋城街道一段社区老年公益食堂,干净明亮的饭厅里,十余名老人围坐一堂共同进餐,一片欢声笑语。

老人们正在社区食堂用餐。全玉娟 摄
老人们正在社区食堂用餐。全玉娟 摄

  “儿女不在身边,平时做饭稍不注意就煮多了,倒掉又浪费,吃剩饭对身体又不好,煮饭成为每天的一道大难题。现在在社区老年公益食堂吃饭,中午这顿两荤两素,价格又便宜,真是省心又舒心。”社区居民庞大爷一谈起社区食堂就一个劲儿地夸赞。

  “我们社区老年人口多,且高龄、独居和空巢老人所占比例较大,很多家庭面临‘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社区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等开展入户走访,了解到很多居民希望建设社区食堂。社区通过整合阵地资源,开办了社区食堂,为60岁以上,尤其是存在孤寡、失独、失能、纯老家庭等情况的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该社区党委书记陶琼表示,社区食堂采用“公益+低偿”的模式运行,早饭3元,餐食有包子、米粉、稀饭和鸡蛋;中午15元,包含两荤两素。

  除社区公益食堂外,社区还成立了“爱心骑手队”,队员基本由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负责为出行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餐桌一旁,正是该社区打造的为老便民场所。“这个为老服务空间是老人们的心头爱,社区一开门,很多老年人就会来这里喝茶、打牌和健身,中午直接在食堂就餐。”陶琼介绍,社区食堂和为老服务区让老年人走出家门,享受便捷的餐食和多元化的为老服务,促进了邻里交流,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开办社区老年公益食堂、打造为老服务区等便民服务场景只是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该社区聚焦“老中青幼”多年龄层级需求,打造了为老服务区、陶大姐聊天室、红娘驿站、托幼场所等16个多元便民服务场景;为方便群众办事,引入“晋心为民”APP,将社区常办的32项为民服务事项进行网上“一站式”办理,整合社区市场、文化教育、公园广场、商超购物等便民场所,绘制15分钟公共服务圈生活圈地图,制定便民服务手册,为辖区居民及商户办事提供方便和办事指南;通过党员干部进小区、坝坝会和社区龙门阵等方式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收集意见建议;设立4个党员示范岗,组建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助残助困、爱老爱幼等活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