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仁寿:数字赋能养猪更“新”
2024年06月25日 13: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5日电 (刘忠俊 郭侨 刘润红)一块块大屏幕上,6000个摄像头的监控画面不断轮播,6月25日,眉山市仁寿县德康农牧有限公司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对5个种猪场、3个育肥场和90个家庭代养场进行实时监控巡查。

工作人员正在猪场内进行常态化巡栏。潘建勇 摄
工作人员正在猪场内进行常态化巡栏。潘建勇 摄

  “从物资采购、人员进场、车辆管控、日常监管和监测、生猪出售等环节实现监控全覆盖。”德康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游良平称,监控中心24小时都有工作人员通过监控观察,减少人为犯错机会和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更加精准地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种猪场,依托物联网,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操作手机实现生产流程全监控。家庭代养场,自动化饮水和喂料系统,不仅让管理人员实现“一键喂养”,还能根据猪的实际营养需求,精确配比饲料;断电报警和温控环控智能化系统则会在出现温度异常、氨气浓度异常等情况下自动报警。“代养已实现自繁自养,常年存栏400头母猪和5000头商品猪,只需几名工作人员就能完成养殖工作。”板桥镇栢树村家庭代养场业主叶火建称,代养模式没有市场风险,而智能化养殖又减少了人工成本,从管理、喂养到销售都是“一条龙”服务。

  数字赋能,助力科技养猪“智能化”,是仁寿县生猪产业向“新”求质的一个缩影。仁寿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23年,该县生猪规模化率达60%,实现生猪出栏108.3万头,年末能繁母猪存栏6.25万头,总量位居四川省前列。

工作人员通过监控查看代养场情况。潘建勇 摄
工作人员通过监控查看代养场情况。潘建勇 摄

  近年来,仁寿县大力发展生猪种业,按照“良种化、标准化、设施化、智能化”要求,建成德康曹家清泉400头种公猪站。依托汪洋、富加、慈航、禾加4座总存栏3万头德康种猪场,对县域内使用良种猪精液人工授精的农户进行补贴,保障种源优质。为解决生猪监测“到达难、进圈难、数清难”三难问题,仁寿县还安装人工智能生猪智慧化监测系统10套,通过远程数据采集、现场图像采集,快速识别个体数量,有力支撑生猪监测调查。同时,设立专人核查岗位,进行数据纠错、核查、评估,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有力支撑生猪出栏数据。此外,构建非洲猪瘟“3+1”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网格员2528名,实行分包制,落实各层级责任,织密织牢网格化监管,做到“村村有人看、场场有人管”。创新实施病死猪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摒弃传统化尸窖、深埋方式,采用干化化制的科学处置方式,通过高温高压灭杀产出肥料,实现资源再利用。

  “数字赋能不仅让养猪实现了从粗放到精细、从经验到科学的转变,更是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及促进环境友好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为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铺设了坚实的道路。”仁寿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李超称,将不断在智能化上下功夫,助力生猪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