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南充蓬安:车间一线触摸新质生产力脉动
2024年08月09日 19:5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9日电(周亮)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频热词。面对“新质生产力”这道时代考题,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蓬安实际、具有蓬安特色的发展之路?在这条“新”赛道上,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连日来,走进蓬安工业园区各个企业车间一线,竞逐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随处可见。

  走进位于蓬安工业园区的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片钢材经过机器臂传送,再经过1300吨机床冲压,仅用时9秒,就成为一件汽车配件。

  “这条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势,一是节约了人力成本,二是生产速度更快,三是生产的产品比较稳定。一天8个小时可生产5000个配件。”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田徐东介绍。

  工人赶制订单。周亮 摄
工人赶制订单。周亮 摄

  四川博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提质增效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改升级。如今企业已形成模块化、自动化生产链,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空间。

  近年来,蓬安县深入实施“工业大跨越”攻坚行动,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中省市技改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企业技改扩能,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效。

  在四川智启贵金属银基多元电接触材料生产项目基地,银基电接触材料广阔的运用场景与市场前景,让人大开眼界。“电触头是由电接触材料制成的一组导电元件,广泛应用于墙壁开关、按钮开关等开关领域。”在产品展示区,四川智启贵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滕毅手拿一颗小小的电触头说。

  小小的电触头蕴藏着巨大的科技含量。四川智启贵金属有限公司深耕这一细分领域15年,已取得不俗业绩:拥有7项核心技术、20余种拳头产品,产品远销海外市场。目前企业已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近年来,蓬安聚焦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积极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创新合作,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蓬安、建设生产在蓬安。

  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蓬安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在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同时,重点发展元件制造,智能终端,5G、6G通讯等产业,支持华地云谷、英米科技等企业提升产能、做大产量,推进中兆永烨一期达产满产、二期加快建设,全力招引电子信息类企业25户以上,力争到2026年,全县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在南充英米派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可以看到,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分工协作、赶制订单。

  “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通讯、智能交通、智能零售、智能医疗、智慧家居等领域。”南充英米派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亮介绍,作为蓬安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公司投资2亿元新建4条生产线。达产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

  如何有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王亮认为,从企业本身来讲,设备的更新升级势必提高生产效率,人才则是企业赖以生存之本,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何川龙是该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近期他的研发团队刚刚申请了一份技术专利。“我们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经常组织员工外出学习、提升能力,同时有计划引进经验足、学历高的优秀人才,每年投入200余万元用于人才培养。”何川龙说。

  近年来,蓬安县坚持将人才振兴摆在首要位置,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资源,先后举办金融创新人才、园区企业家等各类培训班,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先后建成教学科研实训基地、“企业新型学徒制”实习实训基地等校企共育平台;与重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加强对接商洽,先后建成隆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旺达专家工作站等企业研发中心;积极筹建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工作站,培育孵化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人才。(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