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绵阳游仙: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2024年08月28日 19: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8日电 (杨勇)“近三年,游仙区成功转化科技成果项目54个,实现产值26亿元。”8月28日,在绵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游仙区专场上,游仙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罗盛军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源头的激活、创新资源的链接,政产学研用各主体全方位协同参与。

  新闻发布会。 绵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发布会。 绵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全市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有11家布局在游仙,富集的科技资源,是游仙推进原始创新的底气和优势所在。”罗盛军表示,游仙区全力服务保障国防科研院所,织密院地联结纽带,组建区级领导牵头的“一对一”服务院所专班22个,量身定制“三张清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200余项;全覆盖签订院地合作协议,23个科创项目加快落地,国家战略科技和地方产业发展实现“双向奔赴”。

  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中间环节。游仙区协同打造创新转化平台11家,推进院所科技成果就地就近及时转化。例如,通过创新实施“地方配套+院所主研”模式,游仙区与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建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成功开发国产氮氧化锆传感器。

  政策驱动是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重要保障。游仙区以建设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契机,出台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措施,助力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近三年,游仙区成功转化科技成果项目54个,实现产值26亿元。中玖闪光电子射线Flash放疗设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款设备可将传统放疗1个月的治疗周期缩短到1秒钟,同时降低放疗副作用。目前,该项目即将完成全部型检工作,预计明年将启动高能X射线Flash放疗设备的临床试验。

  伴随科技成果转化的纵深推进,游仙区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院地企联动更加紧密,先后举办超级计算与数字智能大会、航空装备数智试验大会暨产业发展大会等行业高端论坛活动72场次,院士专家、领军企业代表等行业“大咖”齐聚游仙,共话创新、共谋发展,游仙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加快转化为推动游仙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