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6日电 (吴平华 陈晰萍 周玉先)“终于喝上放心水了!”近日,宜宾市筠连县乐义乡黄金村纪检委员郭宗宇在本村村民程永清家中回访时,程永清打开水龙头,一股清澈的饮用水哗哗流出,程永清脸上难掩心中喜悦。

此前,筠连县纪委监委和乐义乡纪委在开展“有事找纪检您呼我必应”走访工作时,当地群众反映存在吃水难问题。收到反映后,郭宗宇迅速进行调查核实。经实地走访发现,该村涉及12户约50人确实存在饮水难问题。
饮水难问题还要从该村修建水池之初说起。黄金村5组村民为节约修建成本,便把初始水池建在一煤矿下游处,导致水池流入煤井水,严重影响水质。摸清来龙去脉后,郭宗宇立即向该乡纪委汇报,“农村饮水问题,事关百姓生产生活,是拖不得、等不得的民生大事。” 乐义乡纪委负责人说到,随即督促召集该村“两委”人员开会研讨解决办法。
在乐义乡委的协调督促下,经商议,由村上办公经费出资购买材料,5组村民投工投劳,对黄金村6组水池进行加固扩容,改造后把黄金村5组12户村民的饮水管道改道接入黄金村6组饮水管道,同6组村民共用一口水池,彻底告别煤井水。
“甘甜清澈、水量充足!”新水池的修建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这是乐义乡纪委不断提升村纪检委员履职能力,充分推进“有事找纪检您呼我必应”工作的一个缩影。
通过“有事找纪检”平台,筠连县腾达镇纪委也同样解决了一起村民用水难问题。
“这口山坪塘修缮加固后,大大提升了蓄水能力,今后再也不用为生活用水发愁了,真是给我们办成了一件大好事啊!”
4月以来,腾达镇海灯村三组倒洞湾山坪塘因年久失修,出现山坪塘渗漏、堤坝垮塌等问题,导致水源流失、蓄水不足,一旦遇到持续干旱天气,附近30余户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便难以保障。
腾达镇纪委收到群众反映后,立即组织海灯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召开座谈,共同商定修缮方案。在镇纪委的跟进督促下,海灯村利用村级为民经费购买水泥,同时村上积极争取到了本土采石场友情赞助的石粉,交于村民投工投劳修缮倒洞湾山坪塘。清淤整修、畅通渠道、除险加固,一项项工作有序推进,短短一周时间,山塘面貌焕然一新,现已蓄满了水,夏日微风吹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现在我们30多户村民已经喝上了水,深刻感受到纪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为民服务的踏实作风,为纪委的同志们点赞!”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截至目前,筠连县发动499名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村(社区)、田间地头,收集问题诉求323个,已推动解决265个,“群众满意”率达100%,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