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从田园到餐桌 南充顺庆“小米粉”撑起“大产业”
2024年10月30日 11: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0日电 (黄骞)顺庆米粉因滑爽、柔韧、劲道的独特口感,深受食客喜爱。或是早餐的一碗羊肉粉,或是宵夜的家常小吃,不同的米粉,便是不同的家乡味。无论是由远而归,还是启程他乡,无论离开多久、距离多远,关于米粉的味道记忆,如同刻在心底的年轮,牢牢扎根于灵魂的深处。

工人正在对米粉进行晾晒处理。黄骞 摄

  虽然米粉很常见,但对于米粉的制作过程,许多人却知之甚少。近日,走进位于顺庆区共兴镇石元坝村的四川顺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米粉生产基地内,只见偌大的生产车间内鲜有工人,嗡嗡的机器轰鸣声在耳边响起,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

  进入制作车间,几台大型的设备在高速运转,大米原料从输料口缓缓进入,经过自动筛选、称重、清洗、磨浆、榨压、挤丝、蒸煮、烘干等一系列环节,最后通过成型设备被制作成均匀的条状。工人们操作机器将成条的米粉运送到烘干室进行最后的干燥处理,确保米粉水分含量恰到好处。

制作米粉中。黄骞 摄

  “在米粉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每一条米粉均是原材料成型而出。目前米粉生产基地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年底全面投产。全面投产后,每天能够稳定生产10吨高品质米粉。此外,我们还将开设米粉文化研学课堂,展示顺庆丰富的米粉文化,打响‘顺庆米粉’品牌。”四川顺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敏介绍,在追求机械化高效生产的同时,该公司还聘请了长期从事米粉行业的老师傅主管米粉制作技术,对米粉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细调整和优化,力求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米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米粉制作是一门传统技艺,它承载着我们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优质大米经过精心淘洗、浸泡,再用传统工艺碾磨成浆,蒸制成形,最后晾晒保存。这看似简单的过程,每一步都是技术活儿,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米粉的口感。”罗文芳从事米粉行业20多年,对于米粉制作这门传统技艺,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

  “米粉越新鲜越好吃,刚从机器上下线的粉,最是香软可口。我们使用的米粉专用稻具有高粘度、高韧性特点,淀粉含量高,能使米粉弹性好、不易断,加工出来的米粉更加‘Q弹’。生产过程中,泡好的大米由机器自动磨浆,然后通过管道将米浆运输到蒸片上。最后再经过冷却烘干晾晒,米粉就能装包了。”罗文芳称,由于都是机械化流水线操作,每个环节都能做到非常的精准,不仅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还大大提高了米粉的卫生质量,让米粉在口感上更加香软可口,品质上也更加稳定可靠。

  “一碗米粉,构筑着许多人的生活日常,也慰藉着那些解不开的乡愁。对于顺庆人来说,米粉早已成为了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谢敏表示,将进一步推动米粉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包装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顺庆米粉的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擦亮“顺庆米粉”金字招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