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广元利州与光同行 2024年跻身“西部百强区”
2024年12月27日 20: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7日电 (张文良)岁末年终之际,寒潮乍起、朔风凛冽,但回眸2024,利州眼中有光、前行有力。

  晨光熹微,金色的霞光铺满嘉陵江,穿梭的动车高铁如过江之鲫,广元机场塔台迎来送往。这一年,广元市利州区跻身“西部百强区”。

  阳光灿烂,点燃城市的青春与力量。这一年,利州区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曌’动利州共享全运”。

利州区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现场。苗志勇 摄

  星光流转,洒向灯火绚烂的“两江四岸”,给城市插上腾飞的翅膀。这一年,“坐高铁游广元首站爱上利州”、700余名国内外旅行商代表踩线利州,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再塑利州城市品牌。

  越过时间的河流、回望沿途的风景,过去一年,利州始终与光同行——光无形,却穿透迷茫、自由驰骋。当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追光前行才能穿越迷雾。

  光轻盈,却温暖有力、照亮前方。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确定性,与光同行才能步履铿锵。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迎难而上、团结奋斗成为昂扬利州全年的主旋律。

  这一年,利州追逐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利州上下团结一致,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风险,一往无前、顽强拼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利州迈出坚实步伐。

  这一年,利州成为光。

  梦想之光映照神州大地,奋进之光点亮大美利州。

  利州“拼”,百亿级的中煤广元煤电一体化、剑蜀食品二期等117个项目落地开工。全年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4家,专精特新企业10家,建成大型电商直播基地2个,拼出高质量发展。

  利州“闯”,广元市首个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在利州区高效办结。携手清华大学共建院系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利州区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9个,立项市级揭榜挂帅项目1个,实现成果转化产值59.35亿元,闯出新质生产力。

  利州“干”,大力实施“营城计划”,启动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六大行动”。全面完工158部既有住宅电梯增设,加快推进172个老旧小区改造,如期完成89个海绵化改造示范小区建设,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干出“幸福利州”样板。

  利州“不服输、敢争先、走在前”,坚定落实“1345”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比发展、多措并举惠民生保安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5亿元、增长7%。

  利州对机遇积极抢抓,成都、兰州、西安、重庆“爱上利州”专场推介会圆满举行,利州乘势奋起、崛起西部,以“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在西部城市坐标体系中校准位置。

“让兰州爱上利州”专场推介会现场。利州区外宣中心 供图

  利州对使命担当有为,“数曌新高地•共链有未来”,川陕甘毗邻县区15个直播带货团队在利州共襄电商行业品牌盛会;109厂至天曌山道路、北二环东延线等6个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持续拉大城市“骨架”;成功入选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特色县,“核心区”越绘越清晰。

  这一年,利州散发光。“愿做擦亮星星的人”全国模范教师王艳,折射出情系彝乡的大爱之光;广元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折射出精益制造淬炼匠心的锐意创新之光;“四川好人”刘丽红,折射出用手语照亮无声世界的希望之光;在20万平米“画纸”上书写精彩人生的郭菊花,折射出甘于平凡的坚守之光……

  溪流融汇江河、尘土垒出高山。无论是深夜仍在走街串巷的外卖小哥,还是寒风里清扫落叶的环卫工人;无论是烈日下汗流浃背的执勤交警,还是无影灯下昼夜不分的手术医生;无论是工厂、田间辛勤劳作的劳动者,还是十年如一日躬耕讲坛的教育者……他们都是一道光,千千万万散发微光的个体聚拢,就是民族复兴、城市崛起的璀璨星河。

  2024,利州与光同行,利州人民追逐光、成为光,也散发光——这是民族梦想之光,星辰大海、虽远必达;这是城市奋进之光,求真务实、久久为功;这是人民伟大之光,勤勉奋进、自强友善。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即将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之际,“明天会更好”,是利州人民共同的信念。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以奋斗为笔,利州书写极不平凡的2024;以梦想之名,利州拥抱充满希望的2025!(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