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南充蓬安:以艺教融合点亮非遗传承之光
2025年05月02日 13:4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日电 (周亮)近日,南充市蓬安县2025传统文化进校园暨实验中学庆祝五四青年节文艺演出活动在蓬安县实验中学举行。

  此次活动以“艺教融合”为主题,蓬安县文化馆组织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金钱板、剪纸、玻璃画、石头画、川剧变脸、中国字画、戏剧沉浸课堂、欢乐莲箫等十余项项目的展演、互动教学和作品展示,为师生带来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盛宴,让非遗之美在校园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 周亮 摄

  活动在铿锵有力的金钱板表演中拉开序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德良化身茶馆说书人,用金钱板讲述革命先驱的青春故事,朗朗上口的韵律引发全场师生击掌应和。精彩的节目接连不断,现场的气氛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随着音乐声响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身着一袭华袍登台,挥袖转身间,脸谱如魔术般切换,赤红、靛蓝、金黄的面容引得学生惊呼连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邀请学生上台互动,揭秘变脸技巧的“门道”,“原来变脸的秘密藏在披风和手法里!”一名参与体验的学生兴奋地说道。活动的高潮莫过于“戏剧沉浸课堂”。文化馆的演员们将戏曲舞台搬进校园,师生们穿上戏服,在“一颦一笑一甩袖”中体验戏曲程式之美。七年级学生王同学感慨:“原来甩水袖这么难,但老师说我眼神里有戏!”此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与音乐教师合作,将川剧唱腔与流行音乐混编。学生用吉他、架子鼓伴奏,传统唱词搭配现代旋律,瞬间点燃全场,现场掌声雷动。

  “非遗进校园不是简单的表演,而是让传统文化成为‘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的课程,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文化根脉。”蓬安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近年来,蓬安县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工程,已形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驻校授课+校本课程开发+社团常态化活动”的立体化传承模式。蓬安县实验中学将以此为契机,设立非遗传承兴趣社团,并计划将学生优秀作品纳入校园文化墙建设,让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日常。蓬安县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挖掘本土非遗资源,推动更多非遗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师生近距离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更以艺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传统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当非遗技艺从展台走向课桌,当古老文化在少年手中焕发新生,蓬安大地上的文化根脉正以青春之名,续写新的篇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