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txsc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古蔺:凝聚新阶力量 筑梦新的时代
2024年06月20日 14:0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0日电 (王学宇)近年来,泸州市古蔺县“三举措”助力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建设工作,实现在产业园区、商务楼宇、街道社区等区域中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全覆盖。

  广泛调研摸底,实施分类管理。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县新联会会长办公会成立4个工作组,按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定义,对古蔺县新阶人士较为集中区域全覆盖摸排,分类建立新阶人士基础信息库1420人,新阶人士代表信息库256人,并动态维护。加强部门和乡镇联动,将联谊组织扩大到最基层。根据新阶层人士行业特点,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分类别对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律师、会计师、酒类行业工作者、新媒体网络人士等群体进行收集,分行业建立成立网络新媒体人士小组、律师小组、文化工作者小组等组织7个。加强队伍培训。结合新阶人士人员类别、从业特征和实际需求,开展“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各类业务培训等活动30余场,推动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能力提升培训学习纳入县委组织部整体培训计划。

  加强阵地建设,增强凝聚力。拟打造古蔺县党群服务中心,在统战阵地建设上,打造“同心梦”工作室、新力量交流角等建立新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以古蔺郎网作为实践创新示范基地代表,以“党建带统战、统战强党建”的工作方针,创新组织方式、运行方式、活动方式,充分调动新的社会阶层骨干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探索自主管理模式,培育一批如郎网影视、本艺传媒、酱谷河畔、鑫迈腾耀电子商务等优质20家优质创业实体,孵化20余家创业成功,提供了10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年利率3000万元以上。探索“乡贤组织+新联会小组”的运行模式,在全县23个乡镇(街道)建立基层阵地,新联会与乡联会资源共享、互促共进,引导新阶层人士聚焦产业发展、学技术、建园区、做示范、促增收,在服务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上发挥新阶力量。

  应建尽建,实现联谊组织覆盖。构建三级工作网络。以新联会会员单位为基础,积极推动在有条件的会员单位建立“基层新阶联谊组织联络点”“基层新阶联谊组织联络站”,“基层新阶联谊组织实践创新基地”,在各会员单位加挂新联会“会员单位”牌子。通过建立联络点、联络站、实践创新基地等形式,构建起三级主体工作网络,进一步增强新阶人士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强化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古蔺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选举办法》《古蔺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章程》等文件,对各基层新阶联谊组织负责人选进行审核,优配强领导班子,团结引领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的时代精神,切实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活跃起来、作用发挥出来。按照“应建尽建”原则推进建立联谊组织,对街道、社区、商圈、楼宇等,做到新的社会阶层联谊组织有形覆盖。截止目前,古蔺县已建立18个新阶联谊小组、5个新阶联谊点、11个新阶联谊站,共计34个基层联谊组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