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3日电 近年来,乐山市金口河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多措并举,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金口河区位于小凉山腹地,是多民族交融共居的典型地区,居住有汉族、彝族、蒙古族、回族等22个民族。作为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的“三线”老区,金口河区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交通建设为纽带,以文旅融合为特色,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等80多项“国字号”“省字号”荣誉。

在金河镇的乌天麻种植基地,脱贫户阿支木呷正忙着查看天麻长势。他高兴地说:“政府不仅帮我们脱了贫,还专门派技术员教我们种天麻、种茶叶。现在我家的5亩乌天麻,一年能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阿支木呷的经历是金口河区巩固脱贫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通过“授人以渔”的帮扶方式,让越来越多的脱贫群众掌握了致富技能。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里采取“一对一”技术帮扶措施,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授种植技术。同时,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确保农产品销路,让群众种得放心、卖得安心。金口河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区未出现一例返贫致贫现象。
金口河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川牛膝、乌天麻、老鹰茶等特色农产品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金口河区荣获“中国乌天麻之乡”“中国川牛膝之乡”等称号。这些特色产业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也成为展示金口河特色农产品的重要名片。共安彝族乡、和平彝族乡等乡镇依托特色产业发展,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前去乐山市区要绕行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现在高速直达只要70分钟,高铁更是只要40多分钟。”在成昆复线金口河南站,正准备乘车前往成都的曲比阿依兴奋地说。交通条件的改善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大峡谷景区负责人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5%,其中自驾游客占比超过六成,很多都是通过新开通的高速公路过来的。这一重大交通突破极大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为各族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社会融合促团结 共建共享创和谐
金口河区在全区中小学创新实施“混班混宿”制度,让各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我和汉族同学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打球,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学生阿依告诉记者。和平小学积极开展“同运动·一家亲”等特色活动,获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今年以来,已组织各族青少年参加省级夏令营、东西部协作交流等活动5次,参与学生达600余人次。
金口河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选聘32名德高望重的“德古”担任人民调解员,将国家法律和各民族习惯作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的依据,与汉源、甘洛等周边区县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共同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德古调解既尊重传统,又依法办事,大家都信服。”共安彝族乡党委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解纠纷50余起。同时,全区共打造了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7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形成“一约两委三团四会”嵌入式社区治理新模式。
金口河区在征兵、招考、升学等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各族群众享有平等权利。创新开展“三色工作法”关爱空巢老人、“红心领航”志愿服务等活动,让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温暖浸润到每个角落。“现在办事不分民族都一样方便,孩子们上学也有好政策。”共安彝族乡村民王大姐说道。

齐心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心圆”
自2023年1月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来,金口河区持续深化巩固创建工作力度不减,建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区人大、区政协年度重点审议调研内容,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我们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部署、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区委统战部部长张翼华介绍,金口河区不断完善民族工作协调推进机制,选优配强乡镇统战委员队伍,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
“我们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资金分配、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区财政局负责人表示,通过完善资金监管机制,使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益。
“我们定期组织学习国家和省市最新政策要求,及时对标补短,推动创建工作始终走在前列。”区民宗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目前,金口河区正在制定新一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力争打造更多示范典型。
当前,金口河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升工程,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努力打造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标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