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西道孔子——千古一扬雄”文化沙龙举行
2023年12月11日 13: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1日电 10日,“西道孔子——千古一扬雄”文化沙龙活动在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举行。知名美学家、四川文理学院教授范藻,郫都区扬雄学会会长于润石,青年作家、文旅在线总编辑王良勇等嘉宾,在扬雄故里开启一场文化对话,从各自的认识中,畅谈西汉大儒、文化宗师扬雄传奇而精彩的故事。

 文化沙龙现场。(杨洋 摄)
文化沙龙现场。(杨洋 摄)

  近年来,为持续推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六个一”工程,"扬雄故里"——友爱镇正在规划建设扬雄文化主题公园,包括西蜀子云亭、辞赋林、墨池等艺术设施和载体,串联扬雄文化交流中心、子云书院、扬雄绿道等文化景点,致力打造成都文旅新地标。

  据《汉书·扬雄传》记载,扬雄降生于蜀郡郫邑,也就是今天的郫都区,世代以耕种养蚕为业,家产不超过十金,扬雄特别喜欢读书,当时,四川有不少文化宗师,严君平正好也是郫都人,被人赞誉为“蜀中八仙”“易学大师”,隐居平乐山时开办了“横山读书台”。因为听说了严君平的高名,扬雄便慕名前往,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求学岁月。

  “扬雄跟随严君平期间,学天文、认星象、摆占卜、探玄学,可以说这八年的苦学生涯,奠定了扬雄文化知识的基础,扬雄因而能厚积薄发,写出《太玄》《法言》等经典巨著。”在范藻看来,每一个大家的成就都离不开名师的引路指导,离不开家乡文化的氛围,家乡是他们知识启蒙的地方。

  在王良勇看来,扬雄离开郫都走向长安,在一个更大的舞台发挥才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从扬雄“自幼好学,志向远大”、“喜好游历,喜欢闯荡”、“朝廷征召,朋友举荐”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原因,讲述扬雄是如何从郫都走向成都,再从成都走向长安的人生经历,揭开了扬雄艰苦奋斗的人生经历。

  “通过扬雄闯荡的经历来看,扬雄一直是在不断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提升自己的见识,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谈及扬雄精彩而又传奇的故事时,王良勇介绍说,扬雄不会屈居在一个小地方埋没才华,最终实现了人生抱负并千古留名,但回望历史来看,扬雄始终也没有忘记这个小地方,写下了《蜀王本纪》,给今天我们研究蜀地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史料,他走出了故乡,又自然而然终将回馈故乡。如今的故乡,自然因为“扬雄故里”而自豪。

  “身服百役,手足胼胝;或耕或籽,沾体露肌……扬雄的寥寥数字便呈现了一幅写实的耕农景象。”于润石会长娓娓道来,在他的介绍中,一位客观、真实、伟大的扬雄呈现出来,扬雄是一位喜好读书、品德良好的君子,扬雄又是一位尽职尽责、忧国忧民的雅士,扬雄又是一位高深莫测、学古通今的大儒。

  “在群星璀璨的汉赋天幕上,闪耀着两颗最为耀眼的星,那就是扬雄和司马相如。文学史上“扬马并称”,以致于扬雄“哲学家”的桂冠,有时竟被“文学家”所取代。”于润石会长感叹道,而今透过历史的尘埃会发现,扬雄的思想,对当今意义重大,扬雄对丰富郫都廉政文化建设,还有文化兴城,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