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绵阳北川:擦亮生态底色 赋能绿色发展
2024年06月05日 20:0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5日电 (张延)“处理效果怎么样?出水水质达不达标?”近日,在曲山镇邓家污水处理厂,绵阳市北川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一边检查进水管网是否正常,一边核对污水处理的各项运行数据。

  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排查情况是推进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针对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我们邀请了专业人士对村镇运维人员进行分批次、全覆盖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监管能力。”绵阳市北川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孔佳说。

  据介绍,2013年以来,北川累计投入3亿元,推进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站)22个,污水管网约222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9处,日处理规模总量达3万余吨,实现乡镇场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72.3%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在山东大道上,一辆辆新能源货运车辆随时可见。为实现货运“绿”,助力天空“蓝”,截至目前,北川引入400余辆新能源货车进行物流运输,相比传统柴油货车,每年可减少4.2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据绵阳市北川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5月,北川有效监测天数152天,优良天数率94.1%,同比增加10%。

 北川优美的自然环境。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北川优美的自然环境。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是有害垃圾,要投放到有害垃圾箱里,就是红色标记的箱子里哦!”北川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上,环保志愿者通过分类微课堂向参加活动的群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不仅如此,为了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集能力,北川建设垃圾分类亭(房)138处,地埋式分类垃圾桶42处118个,实现城区53处150个垃圾桶“撤桶并点”,新投放智能分类设施4处,居民小区新增四分类垃圾桶225个,不断扩大分类设备覆盖面。同时,配备垃圾收运车18辆,确保农村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

  此外,为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北川建设74个规模养殖场,均配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同时,稳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建立化肥施用监测调查点51个,2023年示范推广有机肥1600吨,化肥使用量持续保持零增长,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发展。

  北川自然风光。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北川自然风光。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随着北川林业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三大工程的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渐显示,北川生物总数量稳中有升,目前,北川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517种、昆虫330种,分布有大熊猫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已知野生植物2150种,红豆杉、珙桐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

  其中,大熊猫、四川羚牛、中华斑羚、黑熊、川金丝猴等野生动物更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北川片区红外相机里的常客。不久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还现身北川国有林场。

  出现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北川片区红外相机里的大熊猫。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出现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北川片区红外相机里的大熊猫。 北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众多野生保护动物为何频频在绵阳北川出现?这背后是北川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全面落实绵阳市“生态美市”战略,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思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持续夯实生态“家底”,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的见证。正因如此,2019年,北川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如今,北川正持续擦亮生态底色,绘就全民共保共享的美好画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