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5日电 (唐倩)10月25日,四川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会合作示范基地“星光·1953”红色空间正式运营已满一周年。从2023年10月25日至今,“星光·1953”红色空间共接待了超过300家单位,约60000名访客。其中,沉浸式戏剧《星光·1953》共演出了200余场,场场爆满,深受观众喜爱。
在过去的一年内,“星光·1953”红色空间始终坚持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广泛、生动感人、价值永恒等优势,为深化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赋能助力,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省军区官方平台天府长城、中国国防报发文报道赞扬。
“星光·1953”红色空间积极探索文艺与国防教育的深度融合。除了空间内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等新技术,更推出沉浸式戏剧《星光·1953》这一核心项目,不仅以全景敞视的实景仿造、文化内核、角色扮演、真人互动为体验者带来强烈的感官体验与情感共鸣,更将国防教育融入到戏剧中,用红色文艺作品赋能全民国防教育。
沉浸式戏剧《星光·1953》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重点表现胡修道英雄事迹,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该剧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沉浸式文艺剧本创作协会支持指导,由成都天府大港集团有限公司出品,成都市文艺两新联合会、金堂县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四川国潮文旅“光”系列团队创作制作,成都市文艺两新联合会副会长聂鑫担任总制作人。
该剧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全景敞视、实景仿造、虚拟现实等,为观众营造了一个高度逼真的历史场景。无论是战场的硝烟弥漫,还是坑道的字字家书,都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体验戏剧的过程中,体验者们可以在全景还原的战争场景中亲身进行部队训练、防空演练、写家书等互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强国防意识、牢固国防观念。体验者不再只是被动的旁观者或接受者,而是成为了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通过对多元艺术形式的功能设计与重构,丰富了党史教育的内涵表达,营造了良好的党史宣传教育空间,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与效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不仅让党史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
《星光·1953》总导演潘乃奇表示:“这种互动式的体验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和直观地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崇高精神。”
“许多观众通过我们的演出,从‘不太清楚这段历史’变成了‘了解这段历史’并且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红色精神。说明我们的表演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也非常自豪。”执行导演、演员文硕似说。
“星光·1953”红色空间采用沉浸式戏剧等创新形式引领大众重温峥嵘岁月,是建功新时代的重要引擎,也让红色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通过打造红色文艺精品,传承红色基因,未来,“星光·1953”红色空间及其沉浸式戏剧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同时,它也将不断探索戏剧艺术与红色文化融合的新路径、新形式,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