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6日电 (唐梓萱)8月15日晚,成都祠堂街艺术社区人潮涌动,为期三天的2025成都非遗生活季首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锦官风物集的手作摊位前围满年轻游客,国潮舞台的竹琴声与评书喝彩声交织,浮光绣色的染织艺术空间光影流转.....
据悉,2025成都非遗生活季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以“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为目标,打造集非遗展示、展销、展演、体验、互动等形式于一体的,国潮范、年轻代、时尚化的传统文化消费新场景。首场活动正值炎炎暑期,尝试夜间沉浸式非遗游园模式,为市民打造“非遗周末夜”。

其中,锦官风物集汇集了成都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十方觉悟所、Bubu的葫芦小铺、素若手作、幽幽手鞠、半闲居、开塬制糖等品牌手艺人在内的共计45家店铺,进行中式美学生活方式的演绎呈现,为观众带来好看、好玩、好用的非遗文创手作好物。
三十六行技艺展主要通过主题性、场景化的方式展示传统技艺。本场展览以浮光绣色为主题,由刘姝、谢宝高、丁寅,围绕“染”的技艺流程开展艺术空间、非遗文创产品共创。
制物公学以“学门手艺”为口号,让观众通过体验非遗进一步了解和欣赏非遗。本场体验项目为“莲蓬香囊”制作流程,香囊包采用珍稀野柞蚕丝并进行植物染色,香料包括艾草、玫瑰、桂花、金丝楠木等。
国潮NewLive公演舞台邀请了王科、高轾钧、贾晓迪和皮影博物馆表演四川竹琴《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金钱板《秀才过沟》《板回锅肉》《疑人偷鸡》、四川评书《蜀国名人上下集》《三国》、《儿时故事会》等节目。

川西特色的竹艺摊位、个性化的展陈方式、丰富独特的手作产品、精彩纷呈的艺术演出吸引了广大观众驻足观览和消费体验。
“非遗生活季是传统文化的生活化呈现,这里有传统表演艺术的创新演绎,有传统文化商品的迭代更新,有对传统技艺的致敬、解读和创造;也是传统文化对当代精神需求的有力回应,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青年手艺人,传统文化的欣赏者、爱好者、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常态、互动、深度的链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2025年度成都非遗生活季共举办12场,8-12月每月围绕锦绣、漆器、竹编、金银器、陶瓷等不同主题开展相关展览、展销、体验等活动,并邀请非遗剧目、民乐、曲艺、木偶皮影戏、武术等多项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与现代跨界共创节目进行现场展示。每场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将在“成都非遗”公众号提前发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