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8日电(唐倩)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领域深度合作,10月8日,由成都图书馆、重庆图书馆联合主办,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协办的“戏韵书香·成渝双城记——成渝两地坊刻曲本图录联合发布活动”在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活动通过古籍文献发布、非遗展演、专家讲座等形式,让千年典籍“活起来”,为市民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活动以“成渝双城馆藏坊刻曲本、川剧唱本联合编制目录及图录成果发布”拉开序幕。成都图书馆古籍部主任肖娇娇现场解读坊刻曲本的历史价值,她表示:“川剧曲本是巴蜀文化的‘活化石’,成渝两地图书馆首次联合编制目录,系统梳理了300余种珍稀古籍,涵盖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坊刻剧本、唱本及舞台提纲,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现场发布的《成渝坊刻曲本图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两地馆藏精华,吸引众多市民驻足翻阅。在“经典川剧片段展演”环节,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一级导演熊剑以《戏韵书香话川剧》讲座开场,从川剧的“五腔共和”特色到“变脸”“吐火”等绝技,深入浅出地普及戏曲知识。他强调:“川剧不仅是表演艺术,更是巴蜀人精神生活的缩影。通过与图书馆合作,我们希望让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
随后,演员们倾情演绎《别洞观景》《柳荫记·访友》等经典片段,并以一曲《变脸》将气氛推向高潮。舞台上的白鳝仙姑轻歌曼舞、祝英台与梁山伯互诉悲情、演员瞬息间变换十余张脸谱……精湛的表演引得观众连连喝彩。现场观众王女士感慨:“以前觉得川剧是‘老古董’,今天看了才发现它这么有趣,尤其是变脸,简直像魔法一样!”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这次看到的古籍图录和川剧表演让我对巴蜀文化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跨界活动。”退休教师张建国则称赞道。“成渝两地图书馆联手做文化推广,既保护了遗产,又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惠民’!”全程参与的大学生李昊表示。
成都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此次活动是‘古籍+非遗+阅读推广’的一次创新尝试。未来,我们将与重庆图书馆深化合作,推出更多数字化产品,同时联合川剧院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
据悉,本次活动通过图片直播和视频直播覆盖超20万人次,线上互动量突破10万次。成渝双城的文化“同频共振”,正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