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6日电 (付玉)卓克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卓克基土司官寨,罗尔依甲一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官寨的“隔壁”。

1935年7月,红军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休整一周,并召开“卓克基会议”,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这里也是红军长征过草地前的最后一站。
今年31岁的藏族小伙罗尔依甲,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在他的记忆里,土司官寨是儿时常来玩耍的乐园。如今,土司官寨早已晋级“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旁边还建起了“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一年到头游客如织。
2014年,罗尔依甲的姐姐王西木措看到商机,在景区隔壁经营起了“德勒超市”。德勒,寓意“吉祥如意”,王西木措期待靠这个超市创造美好生活。
也是在这一年,德勒超市办理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丈夫还在镇上开了一家藏式餐馆。因为餐馆生意忙不过来,王西木措便“召回”了正在九寨沟打工的罗尔依甲。
2006年,罗尔依甲从成都一所中专毕业,一直没找到工作。在家待业3年后,他才经人介绍去九寨沟景区的藏民大剧院打工,一干就是4年多。
平常,罗尔依甲就干些搭舞台、运器材的粗活,既辛苦也赚不到多少钱。因为没事业、没前途,快30岁了还没个女朋友。
2014年,回到卓克基的罗尔依甲开启了家门口就业的“新征程”。
姐姐王西木措凭借藏族女子淳朴的热情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超市生意在刚开店那几年还算稳定。可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说不好汉话的王西木措逐渐感到吃力,再加上卷烟等商品销售依赖信息网络技术,王西木措也不会做,超市生意开始走下坡路。
马尔康市烟草公司客户经理首先察觉到“变化”,建议她把超市交给年轻的弟弟打理。正犯愁的王西木措瞬间被“点醒”,决定让弟弟试试看。
一开始,罗尔依甲不愿做“宅男”看店,可短暂适应后,他还就爱上了这份事业。
2019年,正式接管超市的罗尔依甲正式告别“打工人”身份,当上了小老板。
作为家里唯一一个在省城“镀过金”的人,罗尔依甲很快摸清了超市经营技巧,什么新商盟网上订烟、“红码管家”跨行支付,对他来说,都成了做大超市规模的“神兵利器”。
如今,仅卷烟经营一项,德勒超市一年就能进账七八万元,再加上其他副食收入,收入相当可观。罗尔依甲算了一笔账,照这个积累速度,他5年内就能在成都郊区买下一套房了。
在阿坝州,像罗尔依甲这样的逐梦人还有很多。据统计,全州目前有藏、羌、回等少数民族卷烟零售户2200多户,这些烟店直接带动社会就业5500余人,户均增收超过5万元。
这些年,地处川西北要地的阿坝州发起“交通大会战”,高速公路打通了马尔康、汶川、理县等县(市),红色旅游的“红利”得以快速释放。
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厚重的长征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设施将吸引更多游客。像罗尔依甲这样的超市老板们,也将获益匪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