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雅安荥经:全力打造国内“田野自然教育第一县”
2021年04月21日 09:4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1日电 (刘刚)4月20日,中央、省市10余家媒体的近30名记者,来到雅安市荥经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身临其境感受天然氧吧和“森”呼吸。

  当天,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云雾缭绕,鸽子花和高山杜鹃沿路盛放。大家走进4000余平方米的熊猫森林国际学校,鲁班的仓库、树谜屋、好奇剧场、童军桥、木作工坊、先锋部落……各式主题项目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密林中,宛如推开了一扇童话般的大自然之门。踩着木桩台阶沿路向上,各式各样的“树屋”格外醒目,有的环抱整棵大树,有的被树冠包裹,还有的依山依树而建。

熊猫森林国际学校(刘刚 摄)
熊猫森林国际学校(刘刚 摄)

  “学校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建设理念。”营地导师刘文学介绍,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营地内原始地形地貌、保护了丰富多样的天然植被,也能让学员真正深入和探索这片森林。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的第一所“自然学校”,这里开展以“大熊猫保护教育”为主旨的自然研学活动。每到周末和假期,学校课程场场爆满。2020年,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正式对外开放,已接待了千余人次的自然教育活动。今年,随着越来越多来自成都、重庆的学生报名,学校整体接待能力急需提升。目前,学校正在实施升级改造,预计7月前完成升级,届时可以满足150名学员入住。

  当天下午,在30公里外,40余个学生正在古城田野自然学校进行实践活动,春日的田间地头里,一派生机勃勃的劳作景象。

  “我们每周都来这里劳作,自己动手特别有趣。”在现场,荥经县胡长保小学五年级学生周子涵,正在清理埋在土里的塑料口袋。

体验砂器制作(刘刚 摄)
体验砂器制作(刘刚 摄)

  “今天主要在做环保实践,清理土地里的有害垃圾,还要学习土壤检测、土地生态修复和堆肥等。”正在指导学生的课堂老师介绍,上一期同学们种植了萝卜和油菜,这一季刚种下了玉米。

  据介绍,学校将田野劳动实践教育和自然教育相结合,学生们在这里亲自感受作物从育苗到栽种再到收获的全过程。从2020年10月投入使用开始,古城田野自然学校采用定班定点的方式,用30余块开展自然教育和田野劳动实践教育的“一亩园”,每亩园可供一个班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打造了田间生态解说径、农耕文化长廊和田间科学坊等配套设施。

  同时,除了熊猫森林国际学校和古城田野自然学校,荥经还以大相岭茶马古道和丝路砂都国际营地,搭建全域自然教育的驱动体系,走出一条文旅产业发展与自然教育相促互通的新路子,全力打造国内“田野自然教育第一县”。

学生田园实践(刘刚 摄)
学生田园实践(刘刚 摄)

  据了解,发展自然教育,荥经有着无可取代的生态优势。这里森林覆盖率80.3%,有世界最大的30万亩野生珙桐群落、全国最大的古桢楠群、“中国最美古树——桢楠王”和“全国十大最美森林古道”大相岭森林古道、亚洲最大360°观景平台牛背山。 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被学术界称为“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和“动植物博物馆”,更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南部重要区域。此外,28只野生大熊猫在荥经境内生活、3只大熊猫在进行野化放归训练,挞挞面、棒棒鸡等特色小吃让人回味无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经黑砂在这里焕发出新的活力。 

  荥经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大熊猫国家公园重保护、促发展,但对于发展方式一直没有明确 路径。近年来,荥经转变思路,将对生态保护的约束力,转化为自然教育的发展力。自然教育和文旅产业相结合,荥经走出以自然教育为主的文旅新业态。未来,荥经将继续构建全域自然教育协作平台,打造成渝地区自然教育学校最多、体系最完善,在国内有代表性、世界有知名度的全域自然教育基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