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宜宾叙州区:监督护航长江首城生态之变
2021年04月28日 15:0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8日电 (吴平华 盛莉)好春时节,宜宾市叙州区长江边上碧波荡漾,碧水青山下一幅临江美景展露无遗。三三两两的人群趁着好天气到江边散步,正河边寻找奇石的老李发现近岸有鱼群在水中追逐。

  “这两年确实是生态好了,鱼多了,水鸟又飞回来了,河面非法采砂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执法船跑的更勤了。”提起生态的变化,老李有感而发。

  3月1日,我国第一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作为长江的启航点,宜宾市叙州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采取专项监督、派驻监督、基层监督相结合的方式,以铁的纪律把长江大保护监督狠抓到底、落实到位。

  叙州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长江、金沙江、岷江在此交汇,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区域,全区共有应退捕渔船166艘、涉及渔民302名。如何以监督护航长江流域禁捕和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成为该区纪委监委认真谋划的第一道关。

  退捕渔民的退捕资金是否发放到位?上岸后转产安置是否到位?退捕渔民上岸到底能否站住脚?叙州区纪委监委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紧盯禁捕退捕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江边水鸟成群。盛莉 摄
江边水鸟成群。盛莉 摄

  “我从十多岁起跟着父辈在江边捕鱼,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以前一网下去打个几百斤不成问题,但这些年基本见不到大点的野生鱼类了。”正在搬运货物的赵场街道退捕渔民梁多岗说道,在禁渔退捕中,他得到渔船和渔具回收补偿、过渡安置补贴后,现在告别了捕鱼的行当,从事货运工作。

  与梁多岗一样,该区退捕渔民全部得到安置,其中务农就业144人、企业吸纳22人、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74人,享受退休待遇52人。叙州区人社局也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退捕渔民社会保障相关文件精神,为全部退捕渔民按照每年人均2500元的标准给予社保补贴,到目前为止共投入退捕渔民的社保补贴达到250多万元。

  随着长江禁渔十年新篇章的开启,叙州区市场监管局及时制发了《开展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方案》,以联合监管执法的方式,坚决斩断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市场销售产业链,守护渔业平安。截至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2923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894户次,查获相关案件4件,涉案金额4万余元。

 叙州区纪委监委督查组督查长江保护工作。盛莉 摄
叙州区纪委监委督查组督查长江保护工作。盛莉 摄

  一方面督促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落实好主体责任,建立起常态化管理机制;另一方面,深入沿江流域开展专项监督。叙州区纪委监委从细处着眼、实处入手,不断延伸监督触角,以贴身监督、嵌入监督护航长江大保护,督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执法车辆40余台次,渔政快艇50余艘次,劝退非法垂钓人员100余人次。

  “作为长江首城,河道采砂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对河道生态的威胁,我们只有护好长江上游的生态,才能让长江大保护‘首战告捷’。”叙州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压实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责任,叙州区纪委监委驻区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以“嵌入式监督”方式参与到区水利局与其他市区水利部门开展的跨区域联合执法巡查工作之中,不定期联合区水利局以明察暗访的形式在全区易盗采点、涉砂船停靠区域开展非法采砂专项督查,目前,该区已开展巡查31次。

  “长江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宜宾不仅仅是长江第一城,也应当是生态第一城。下一步,叙州区纪委监委将围绕重点环节和重点工作,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用精准监督为长江大保护工作保驾护航。(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