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8日电 (吴平华 范宇) 近日,简阳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简阳市各镇(街道)党员干部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充分运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意见“听进来”
多举措化解矛盾问题
简阳市各镇(街道)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深化“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经验做法结合起来,切实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各镇(街道)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分管领域、城乡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摸清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梳理形成办实事项目清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
简城街道班子成员立足工作实际,带队深入分管领域、社区、企业园区等基层一线,了解社情民意,推动“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中反映的问题持续化解,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条,化解矛盾问题7个。创新开展“办好开门一件事”,落实党组织、党员服务示范行动、志愿服务行动、特殊人群关爱行动,为群众解决老旧院落治理、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等民生实事22件,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施家镇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动态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愁所需所盼,并召开座谈会、坝坝会2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收集产业发展、交通安全、环境卫生等领域意见和建议,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50余个。针对群众身边的“老大难”问题,组织党员干部多次走访疏导,成功调解群众矛盾30余件,化解邻里纠纷10余件,办结上级部门交办信访件5件。
质量“提起来”
多维度改善民生福祉
简阳市各镇(街道)把推动建设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结合本单位本行业实际、立足本职积极参与,在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做贡献的过程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简城街道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依托人民建议征集人员资源库,开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专项建议征集调研活动,深入社区听取群众建议,察实情、找问题、补短板,共征集群众建议21条,梳理实施10条。
新市街道以推动建设“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班子成员带队进行排污口点位复核,积极配合水投公司进行河沟清淤实地勘查,确保辖区内河道洁净,水生态良好。全面开展环境卫生大检查,督导垃圾清运工程有序开展,确保垃圾处理分级分类进行,保障辖区环境干净整洁。深入开展工地巡查,督促在建工地做好降尘措施,完善工地裸土覆盖工作,防范空气污染,确保建筑施工防尘达标。
涌泉镇以“贴心服务”为宗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民生服务办、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残联及志愿者服务团队联合市中医院为高龄老人、残障人士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共为117余名高龄老人完成白内障检查,为17名残障人士完成残疾评定,进一步扩大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
服务“沉下去”
全方位推动基层延伸
简阳市各镇(街道)组织深化“蓉城先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示范行动,推动广大党员坚守初心使命为民服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基层开展“送文化、传技能”“党员志愿者为你办实事”活动,全方位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向基层一线延伸。
三星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社区),聚焦群众所需所盼,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组织党员志愿者对75名身患重病、瘫痪在床、行动不便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开展上门认证服务,让群众实实在在体会到社保服务的细致关怀。该镇各村(社区)还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8支,深入村(居)民家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困难群众慰问、志愿清扫服务、森林防火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37次,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宏缘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牵头,组建28个志愿服务小队,注册志愿者3675名,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体系优势,为党史学习教育汇聚志愿力量。依托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文化广场等阵地,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党史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助推全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