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9日电 (朱茂源)在29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凉山州中心支行通报称,到2020年末,全州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30.22亿元,居全省第3位,较2016年初增长134.83%;11个摘帽县各项贷款余额240.08亿元,较2016年初增长137.08%。
据介绍,人民银行凉山州中心支行因地制宜创新运用“再贷款+个人、产业精准扶贫贷款、民贸民品贴息贷款、整村推进小额农贷、特色农产品贷款、创业担保贷款、领头贷、园区贷”等模式,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带动脱贫。
到2020年末,凉山支农、扶贫再贷款余额31.66亿元,居全省第2位,申报“三区三州”专项扶贫再贷款73.06亿元,居全省第1位,17县市全覆盖,累计支持带动20.13万贫困户、农户和产业主体,累计节约融资成本2.17亿元。
该行牵头凉山州委组织部、扶贫局首创金融精准扶贫“双向联络员”机制,在全州确定3169名联络员,实现所有贫困村和插花式行政村“1名村组联络员+1名银行联络员”全覆盖,打通金融到村到户精准服务贫困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0年末,全州21.51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率100%、贷款覆盖率70.94%;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3.11亿元,居全省第1位,较2016年初增长80.46倍;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7.22亿元,居全省第2位,较2016年初增长11.11倍。
针对产业基础薄弱和金融对接低效等问题,该行首创“四带一自、五方联合”金融产业扶贫模式,推动“财政分险、银行放贷、保险保障、产业带动、贫困户增信”五方联动,全力扶持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专合社、能人大户四类产业带动主体,形成扶贫带动长效机制。到2020年末,全州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5.84亿元,较2016年初增长14.16倍,共支持产业主体329个,累计带动两万余户贫困户增收。
该行针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引导金融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农田基础设施、县域及农村路网、土地增减挂钩、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脱贫基石”,推动“州内+州外”“政策性+商业性”金融助力贫困地区补齐基础短板,辐射带动贫困群众。
到2020年末,全州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27.16亿元,居全省第3位,较2016年初增长70.53%。2016年以来举办9次省州县扶贫融资对接活动,达成协议333.88亿元,17县市全覆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