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日电(记者刘忠俊)记者6月2日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自2018年1月1日开征环保税以来,四川环保税入库税收已从当年的6.4亿元(人民币,下同),降到了2020年的5.9亿元,呈逐年下降态势。
2018年1月1日,环保税正式开征。“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让越来越多企业主动进行环保改造,在环保税生态杠杆撬动下,企业的发展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以前镇边上有几家工厂污染很大,散步都不敢往那边走。国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后,工厂进行了环保改造,环境也慢慢好了起来。”家住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的居民王大爷见证了小镇绿色“蝶变”。

“环保改造是一项利己利民的长线投资,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也大大减轻了初期技改资金负担。”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红称, 近两年企业先后投入1100多万元用于收尘器和超低排放改造、脱硝系统升级等,技改后环保税下降了近60万元。
在四川洪雅县,生态是当地发展的命脉。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产量增加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排放也随之增加。洪雅县税务局通过对环保税关联数据分析,发现企业排放较之前存在上升情况。税务局向县生态环境局进行数据共享,通过实地调研给企业提出节能减排等建议。企业先后投资570万元完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粉尘和二氧化硫减排技改工程,2020年企业缴纳环保税税款比2018年下降了30%。

“作为我国第一个体现‘绿色税制’的综合税种,环保税自2018年1月1日开征以来,四川环保税入库税收从当年6.4亿元,到去年5.9亿元,呈逐年下降态势。”四川省税务局资源和环境税处处长何东称,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达到环保标准,绿色发展理念渐入人心。
2019年9月,《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处于沱江中游的简阳市,税务、环保部门一起携手参与沱江水域保护工作,上门开展绿色税制宣传,对符合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进行申报辅导,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2016年至2020年,企业累计免税收入326.67万元,减免税款81.67万元。”沱江环保生化有限责任公司称,许多污水处理企业享受到了节能环保税收优惠,节省的资金又投入扩建污水处理规模、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形成良性循环,有效改善了沱江水域质量。

曾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沱江,如今16个国考断面“优Ⅲ好水”比例达到93.8%,较“十三五”初期增加81.3个百分点,是2016年以来最好水平。四川省税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四川企业因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或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已累计减免环保税5.88亿元,因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累计减免环保税2.01亿元。减免的税款有效对冲了企业环保改造投入,让企业轻装上阵。
“税收的调节职能,倒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引导企业走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蓉表示,以环保税为主体、多税种为辅助的“绿色税制”,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鼓励节能减排、引导绿色生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效益已经彰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