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2日电 (周超文 陈扬)“安逸,现在废弃的秸秆谷草交售给农业科技公司,就犹如将秸秆谷草存进了‘银行’,在需要用肥的时候,凭票领取相应数量的有机肥种庄稼,既节约了化肥钱,又环保粮食也生态。”日前,在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桐梓村,72岁的秦淑均老汉推着鸡公车前来领取了150斤有机肥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0年秋收后,秦淑均将3000斤秸秆和谷草交给了泸州雨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按秸秆和谷草量的30%来公司领取有机肥,秦淑均共领取900斤有机肥。今年开春到现在,他的900斤有机肥全部已经领取完毕。
2020年秋,在纳溪区上马镇桐梓村的田间地头,几乎见不到因焚烧秸秆或谷草产生的浓烟。因为去秋农民在秋收后,就将玉米或高粱秸秆和谷草送到进村试点的泸州雨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犹如存进了“秸秆谷草银行”。公司经过切碎发酵等环节处理后,今年这些秸秆和谷草就变成有机肥返还给农民。这是纳溪区实施的一项新举措——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效益。
在农村,每年秋收过后,田间地头和山坡上随处可见堆放的大量秸秆和谷草。前些年,秋收后广大种植户对秸秆和谷草的处理方式就是将之用作家中的燃料。近几年,随着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的不断推进,家家户户都烧上了干净卫生的天然气。烧上天然气后,这些秸秆和谷草已无用武之地,农户都是将它们大量堆积在山头上或扔在田地头采取就地焚烧、填埋方式处理,不仅存在火灾隐患,产生的浓烟还造成了大气污染。
2020年,纳溪区在上马镇桐梓村高标准农田改造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了泸州雨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桐梓村试点实施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秸秆谷草换肥”项目,桐梓村的村民都把秸秆谷草当宝贝一样收集起来,全部交到公司处理秸秆谷草的回收点,公司给予每100斤秸秆谷草按30%兑换有机肥给村民,公司开具兑换发票,来年村民到用肥料的时候可以随时凭票来领取相应比例的肥料。

据了解,2020年秋,虽然是首年试点“秸秆谷草换肥”,泸州雨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桐梓村就回收秸秆和谷草达300吨,今年春耕生产展开后将有机肥兑换给村民,到目前应向农户兑换的90吨有机肥已近尾声。“今年我的3亩稻田全部施用的就是去年秋收后的2000斤谷草换回的600斤有机肥,公司不但替我处理了令人头疼的烧谷草污染环境问题,还省了500余元的肥料钱,这简直太划算了。”桐梓村三组村民唐元明高兴地说,现在有了这个好政策,今年还要全部把种植的玉米秸秆和谷草全部交给公司换肥料,尝足“变废为宝”的甜头。
“公司不用出钱买辅料,农民也乐于秸秆谷草有出路,还省了肥料钱,一举多得。”桐梓村党支部书记张绍彬也欣喜地说,桐梓村通过“秸秆谷草银行”运作模式,减少了焚烧秸秆谷草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农民换回去的有机肥也改善土壤条件,减少化肥支出增加了收入,还净化了乡村环境,促进了农业农村的生态健康发展。
经粗略统计,桐梓村去年的300吨秸秆和谷草换回的90吨有机肥,就给村民节约化肥开支达15万多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