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2日电 (周超文 周超华)“我在房前屋后种植的20多棵荔枝、桂圆和柚子,挂果都有六七年了,多的一棵树一年可采摘上100斤。现在我和老伴年龄大了,零花钱就靠卖果子和果树下流水养殖的300来只土鸡土鸭土鹅,一年下来还有近2万元的收入。”7月11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安富村十组,67岁的王朝军老人一边在果树下鸡鸭喂谷子,一边高兴地介绍说。

因地制宜“鸡啄地”成“小果园”
“在种果树以前,我家房前屋后这些零星地种植的全是蔬菜或粮食作物,能够播种一窝庄稼都要见缝插针。谁知家中养殖的鸡鸭鹅等家禽,却成了糟蹋这些作物的‘罪魁祸首’。原本想靠房前屋后多收点粮食的小庭院,却变成了‘鸡啄地’颗粒无收。”王朝军说。
正当王朝军为房前屋后的小庭院是养殖家禽还是种庄稼而纠结时,电视上播放的一个关于发展庭院经济的节目吸引了她的注意。这个节目进述的是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种植柚子等果树,并通过打围,柚子树下不但可以养鸡,炎热夏季时鸡群还可避暑纳凉,而鸡群排泄的粪便,又成了柚子等果树需要的有机肥。种养循环,既增加了收入,更美化了农家小院的环境,还变成了“聚宝盆”。
“这个电视节目对我深受启发,一连好几天,我也开始琢磨在自家的房前屋后为何不学学发展庭院经济呢,但是到底种植啥子好呢。”王朝军说,几年前纳溪区农业部门正鼓励村民发展荔枝、桂圆、柚子等优质水果,这些果树不择土、生命力极强,一般山坡、路旁、村边等旱地均可种植。
于是,王朝军就在自家小庭院的“鸡啄地”上种植了20多棵果树。如今,历经多年的种植管理,这些果树已长成了大树,俨然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果园”,每年卖水果收入都有1.2万多元。
立体种养鸡啄地变“聚宝盆”
果树下的空地,王朝军也没有让它闲着。随着果树的不断长大,他就买来鸡、鸭、鹅等家禽放养果树下,并打围将它们放养于果树下。
为了让自己养殖的家禽真正成为绿色产品,王朝军都是人工孵抱种蛋,而这些鸡鸭鹅从出壳起,就按照自然散养的方式进行饲养,麦子出来喂麦子,稻谷出来喂稻谷,红苕出来喂红苕,玉米出来喂玉米……由于果园这鸡啄地的草食有限,为了保证鸡鸭鹅的对青料的需求,王朝军每天都要从外面割回青草或菜叶补充青饲料,让每只家禽每天都吃到2—3两青料。特别是每年夏季,随着田间的昆虫多起来,王朝军就用笼子网罗昆虫来喂养,此举既减少了粮食成本,又让园子里的家禽品质更优。
“我的家禽每公斤售价一般要比市场上的家禽高出五六元,市场上的一般农家散养的土鸡售价每公斤在50元,而我的土鸡每公斤要卖60元,土鸭每公斤要卖30元,土鹅要卖每公斤要卖28元,全在家头就卖了,还不用费力背上街。”王朝军高兴地说。
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王朝军的土鸡、土鸭、土鹅等家禽已成为了周边邻里的一个品牌,不少在外上班的村民每次回村,都要来王朝军家里带上三两只土鸡土鸭或土鹅回城。一年下来,王朝军靠着“鸡啄地”喂养出的300来只鸡鸭鹅,获利也有8000多元,加上果树11.2万余元的收入,一年就有2万元。小小“鸡啄地”,实实在在成为了王朝军眼中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完)